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化学发展史的了解和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的掌握。近代化学中,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故C项错误。

答案: 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FeCl3的水溶液呈 (“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在配制 FeCl3的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 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3)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4)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中盛碳酸氢钠溶液,其化学反应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6 g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64

C.32                                D.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有33 g二氧化碳、0.5 mol氢气和5.6 L氮气三种气体。

(1)其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

(2)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所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

(3)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这三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关于这1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含NaOH 0.4 g                      D.含NaOH 0.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0 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SO3

(1)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A.N2            B.N2O3                          C.NH3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

A.蔗糖溶于水                      B.氢气与氯气合成氯化氢

C.氨气与氯化氢合成氯化铵          D.加热KMnO4制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