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探究小组用测量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限选试剂:1.00mol•L-1 HNO3、2.00mol•L-1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水浴.
(1)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影响的探究?硝酸浓度、温度、大理石表面积.
(2)请根据能进行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编号T/℃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
常温细颗粒2.00
常温细颗粒1.00
35℃粗颗粒2.00
35℃细颗粒2.00
(3)整个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量是硝酸溶液体积和大理石质量.
(4)该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除电子天平、干燥管、锥形瓶、药匙、胶塞、量筒等仪器外,必需的实验仪器还有秒表.
②干燥管中应放置的试剂是B.
A.碱石灰      B.无水CaCl2C.浓硫酸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所测速率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 (1)由信息可知,硝酸的浓度不同、大理石的接触面积不同、温度不同;
(2)①②只控制浓度不同,③④控制接触面积不同;
(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硝酸溶液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不变;
(4)①测定反应速率需要测定时间;
②干燥管吸收水,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前后的质量差为气体的质量;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气体的质量偏大.

解答 解:(1)由信息可知,硝酸的浓度不同、大理石的接触面积不同、温度不同,则可完成硝酸浓度、温度、大理石表面积对速率影响,
故答案为:硝酸浓度、温度、大理石表面积;
(2)①②只控制浓度不同,③④控制接触面积不同,则②为常温,③为粗颗粒,④为细颗粒,故答案为:

实验编号T/℃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
常温
粗颗粒
细颗粒

(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硝酸溶液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硝酸溶液体积;
(4)①测定反应速率需要测定时间,则还需要的仪器为秒表,故答案为:秒表;
②干燥管吸收水,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前后的质量差为气体的质量,则干燥管中应放置的试剂是无水CaCl2,故答案为:B;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气体的质量偏大,则测定反应速率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的NH4Cl溶液:c(Cl-)>c(NH4+)>c(OH-)>c(H+
B.0.1mol/L的CH3COONa:c(CH3COOH)>c(H+)>c(CH3COO-)>c(OH-
C.某FeCl3溶液pH=4:c(Cl-)>c(H+)>c(Fe3+)>c(OH-
D.某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一定有:c(OH-)+2c(A2-)═c(H+)+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有关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
B.卤化氢的稳定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大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D.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将m1g铜铝合金投入到1L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只生成VLNO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渐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1-m2═10.2B.2c(H2SO4)+c(HNO3)═0.8 mol•L-1
C.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4.7%D.V=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 2mol•L-1 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 2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金属铝的质量为0.54g
②原溶液中盐酸的体积为80mL
③a 的取值范围是0≤a<50
④n$\frac{n(Al)}{n(Mg)}$的最小值是0.4
(2)现将含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 120mL FeCl3 的溶液中,当腐蚀 9.6g 铜时,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 8.4g 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存在 4.8g 不溶物,则:
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Cu2+,Fe2+,Cl-
②离子浓度各是多少(设溶液体积不变)0.625mol/L;5mol/L;11.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高锰酸钾溶液常用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分分析.
(1)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250mL0.100mol/L的KMnO4酸性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 mL 的容量瓶.
②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有搅拌和引流.
③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缝C(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斌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2)用上述酸性KMnO4溶液来测定FeSO4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己知:酸性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2(SO43、MnSO4的混合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Fe2++MnO4-+8H+═Mn2++5Fe3++4H2O.
②实验时应测定的数据有:量取FeSO4溶液的体积和消耗掉的KMnO4溶液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现要提取出其中的氯化钾,并用实验方法检验其中的离子.
(1)按照实际操作先后顺序,指出从混合物中提取KCl的四个实验步骤:①溶解,②B,③C,④冷却结晶.(用序号填空)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冷却结晶    E.萃取    F.分液   G.蒸馏
(2)完成步骤 ②实验操作,所选用的仪器为(用序号填空)ABEFG.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E.普通漏斗F.滤纸       G.铁架台(带铁圈)
(3)步骤 ②③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其在步骤③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分装在两试管中.其一: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为紫色(填实验现象),证明有K+存在;其二先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再加入4~6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填实验现象),证明有Cl离子存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该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要配制100mL 2mol/L 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100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其质量为11.7 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⑤②④(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A.3FeO+10HNO3═3Fe(NO33+NO↑+5H2OB.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C.Al(OH)3+3HNO3═Al(NO33+3H2OD.3Zn+8HNO3═3Zn(NO3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