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1)向NaAlO2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2)Fe 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3)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
II.合金A由两种常见金属组成,由流程可知,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得到溶液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通入空气时,过滤得到红褐色沉淀,可知C为Fe(OH)3,加热分解得到粉末状固体D为Fe2O3,则确定合金含Fe,滤液E加入适量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F和溶液G,白色沉淀F加入过量盐酸溶解得到溶液H,溶液H加入过量氨水又生成白色沉淀F,确定白色沉淀F为Al(OH)3沉淀,溶液H为过量盐酸和AlCl3溶液,溶液G含NaCl,溶液E含NaCl、NaOH、NaAlO2,溶液B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合金中含金属为Fe、Al,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I.(1)向NaAlO2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反应为3AlO2-+Al3++6H2O=4Al(OH)3↓,
故答案为:3AlO2-+Al3++6H2O=4Al(OH)3↓;
(2)Fe 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故答案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3)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II.合金A由两种常见金属组成,由流程可知,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得到溶液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通入空气时,过滤得到红褐色沉淀,可知C为Fe(OH)3,加热分解得到粉末状固体D为Fe2O3,则确定合金含Fe,滤液E加入适量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F和溶液G,白色沉淀F加入过量盐酸溶解得到溶液H,溶液H加入过量氨水又生成白色沉淀F,确定白色沉淀F为Al(OH)3沉淀,溶液H为过量盐酸和AlCl3溶液,溶液G含NaCl,溶液E含NaCl、NaOH、NaAlO2,溶液B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合金中含金属为Fe、Al,
(4)由上述分析可知,E中所含溶质为NaAlO2、NaOH、NaCl,故答案为:NaAlO2、NaOH、NaCl;
(5)Al可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则反应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流程中试剂的量、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多糖水解可以生成乙醇,故可用玉米、秸秆等为原料制取乙醇 | |
B. | 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但不能用银镜反应来区分葡萄糖和果糖 | |
C. |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髙级脂肪酸,此反应又称皂化反应 | |
D. | 鉴别蚕丝、纯神、涤纶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涤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 |
B. |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2 | |
C. |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 |
D. |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4gC3H8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2NA | |
B. | 在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200 m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小于NA | |
D. | O2和O3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氧原子数一定为0.4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溶液 将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 | |
B. | 将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 将过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 | |
C. | 将0.1molCl2通入含0.2molFeBr2的溶液中 将0.3molCl2通入含0.2molFeBr2溶液 | |
D. | 将过量BaCl2溶液与少量Na2SO4溶液相混合 将少量Ba(OH)2溶液与过量MgSO4溶液相混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得苯酚,并得到碳酸钠 | |
B. |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 | |
C. | 实验时不小心沾到手上的苯酚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掉 | |
D. | 用醋酸溶液洗涤沾附在暖水瓶内壁上水垢的过程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合物 | NaF | MgF2 | SiF4 |
熔点/K | 1266 | 1534 | 183 |
莫氏硬度 | 3.2 | 6.0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③① | C. | ③②① | D. | ③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利用图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 |
B. | ![]() 利用图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 |
C. | ![]() 利用图装置,可制取乙酸乙酯 | |
D. | ![]() 利用图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