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MgO约5%.某学生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的方案,用化学基本知识进行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已知:25℃氢氧化镁Ksp=5.6×10-12;氢氧化铁Ksp=3.5×10-38;氨水的电离常数K=1.8×10-5,饱和氨水的pH约为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固体A的化学式:SiO2
(2)上述各步,分离得到固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是过滤,要将固体C、固体E和固体G都转化为相应的稳定的氧化物,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灼烧(加热).
(3)上述两步需加入试剂①调节pH,试剂①为A(填编号)
A.NaOH溶液         B.氨水C.水          D.硝酸
(4)溶液F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2 HCO3-
(5)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请计算溶液D调节到pH=13后,溶液中c(Mg2+)=5.6×10-10mol•L-1

分析 硫酸渣的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当向硫酸渣中加过量盐酸时,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所以固体A是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和盐酸反应,所以溶液B的溶质是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铝、盐酸(过量);向溶液B中加试剂①并调节溶液的pH值为3.7,结合题意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知,试剂①是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且和铝离子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所以试剂①只能是强碱溶液,固体C是氢氧化铁;向溶液D中加入试剂①并调节溶液的pH值为13,溶液呈强碱性溶液,铝元素在溶液中以偏铝酸根离子存在,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固体E是氢氧化镁;溶液F的溶质含有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向F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G是氢氧化铝.
(1)固体A为难溶于盐酸的二氧化硅;
(2)分离得到固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是过滤,将沉淀转化为相应的稳定的氧化物,需灼烧(加热);
(3)试剂①是强碱溶液;
(4)溶液F中通入过量CO2,NaAlO2溶液和过量的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5)根据氢氧化镁Ksp=5.6×10-12来计算.

解答 解:(1)硫酸渣的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当向硫酸渣中加过量盐酸时,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所以固体A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SiO2
(2)分离得到固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是过滤,固体C是氢氧化铁,固体E是氢氧化镁,固体G是氢氧化铝,加热均可分解得到对应的氧化物,
故答案为:过滤    灼烧(加热);
(3)试剂①是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且和铝离子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所以试剂①只能是强碱溶液,
故选:A;
(4)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AlO2-+CO2+2H2O═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2 HCO3-
(5)因溶液的pH值为13,c(OH-)=10-1mol•L-1,Ksp=c(Mg2+)×c2(OH-)=c(Mg2+)×10-2=5.6×10-12,所以c(Mg2+)=5.6×10-10 mol•L-1
故答案为:5.6×10-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选择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各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注意溶度积的相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关于溶液配制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的操作中,错误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定容时,将蒸馏水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到刻度线齐平处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实验室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称取Na2CO3的质量是212g.
(3)现用98%、密度为1.8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mL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填写仪器名称).
②经计算,配制500mL0.2mol/L的稀硫酸需要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55.6ml.
③稀释浓硫酸时,实验操作步骤:水先倒入烧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误差分析:请分析以下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的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偏大;
②定容时仰视读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的有关转化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①R-Br$→_{无水乙醚}^{Mg}$R-MgBr
$\stackrel{(C_{6}H_{5})_{3}P=CH_{2}}{→}$  (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 
(1)写出A的结构简式:.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环状结构)
(3)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A和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stackrel{HBr}{→}$CH3CH2Br$→_{△}^{NaOH溶液}$CH3C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从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能力.
(1)已知6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197kJ•mol-1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20min时,用SO3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01mol•L-1•min-1
②10min、15min、20min曲线均出现拐点,10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E(填选项标号);
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C(填选项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加入氧气      D.加入SO3E.加入催化剂
③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
C.化学反应速率v(O2)=“v“(SO3
D.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温度与HCl压强对MgCl2•6H2O受热分解产物的影响如2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温度低于100℃,MgCl2•6H2O不会发生分解
B.要得到MgO温度至少需要加热至600℃
C.要得到无水MgCl2只要控制温度,不一定要在HCl气体中
D.在HCl气体压强为0.25×106Pa时,温度由室温升高至300℃,发生的反应为MgCl2•6H2O=Mg(OH)Cl
+HCl+5H2O
(3)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H1=-47.3kJ/mol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H2=+210.5kJ/mol
③CO(g)?$\frac{1}{2}$C(s)+$\frac{1}{2}$CO2(g)△H3=-86.2kJ/mol
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3,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a)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或△H的数值越大,lgK随温度的变化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ACB(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已分离出过量MnO2后的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2)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也会与硝酸银反应.
(3)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0.1100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采用此方案还需查阅资料知道的数据是:Mn2+开始沉淀时的pH.
(4)丙方案的实验发现,剩余固体中含有MnCO3,说明碳酸钙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测定的结果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5)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①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锌粒转移到残留溶液中.
②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装置内气体尚未冷至室温(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若不考虑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试计算:
(1)将10g铁粉加入到50mL 2mol•L-1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物质的量为0.1mol.
(2)将a g生铁(成分是Fe和C)加入到b mL 2mol•L-1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c L(标准状况),溶液中有黑色固体剩余.再加入少量稀硫酸,黑色固体不溶解,则生铁中的质量分数是$\frac{2.5c}{a}$(用代数式表示).
(3)将a g处理过的废铁屑(成分是Fe和Fe2O3)加入到b mL 2mol•L-1的稀硫酸中,生成的氢气c L(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取值范围为:$\frac{c}{22.4}$mol<n(FeSO4)≤2b×10-3mol(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O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SO2与O3互为等电子体
C.NaCl的晶格能高于KCl
D.第一电离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乙醇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柴油是含C15~C18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烃类.
(2)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的结构简式是CH3CHO.
(3)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4)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
(5)工业上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乙醇,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_{△}^{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pH为5的盐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Cl-)和c(H+)之比约为(  )
A.1:2B.1:5C.1:10D.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