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操作或现象 | 结论 |
A | 向含有NaOH的Mg(OH)2悬浊液中滴加CoCl2溶液,产生粉色沉淀 | KSP[Co(OH)2]<KSP[Mg(OH)2] |
B | 将铁粉和铜粉分别和硫粉混合加热,分别生成FeS、Cu2S | 还原性:Fe>Cu |
C | 在透明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 原溶液含有SiO32- |
D |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在过氧化氢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铜做催化剂,加入氯化铁的产生气泡速率更快 | 其它条件相同时,Fe3+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强于Cu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NaOH过量,产生粉色沉淀为沉淀的生成;
B.S为弱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D.氯化铁和氯化铜的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
解答 解:A.NaOH过量,产生粉色沉淀为沉淀的生成,则不能比较Ksp[CO(OH)2]、Ksp[Mg(OH)2],故A错误;
B.S为弱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则铁粉和铜粉分别和硫粉混合加热,分别生成FeS、Cu2S,不能比较Fe、Cu的还原性,故B错误;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物质,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铝或硅酸,则原溶液可能含有SiO32-,故C错误;
D.氯化铁和氯化铜的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由现象可知,Fe3+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强于Cu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沉淀生成、离子检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C(NO)/mol•L-1 | 9.50×10-3 | 4.50×10-3 | 2.50×10-5 | 1.50×10-3 | 1.5×10-3 |
C(CO)/mol•L-1 | 9.00×10-3 | 4.00×10-3 | 2.00×10-3 | 1.00×10-3 | 1.00×10-3 |
A. | -定温度下,从开始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增大 | |
B. |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75×10-3 mol•L-1•s-1 | |
C. |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1.11% | |
D. | 3s时NO和CO的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停止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A | |
B. | 1.5 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离子数目为4.5 NA | |
C. | 标准状况下,11.2 L 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D. | 常温常压下,17 g 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表示平衡2NO2(g)?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 | |
B. | 图2表示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加入CuO调节溶液pH到4~5 | |
C. | 图3表示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则碱性:MOH>ROH | |
D. | 图4为KNO3和NaCl溶解度曲线,若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后,再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净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化学性质 | 应用 | |
A | O价铁具有还原性 | 铁粉可用于食品中的脱氧剂 |
B | 明矾与NaOH生成Al(OH)3 | 明矾可作净水剂 |
C | Fe的金属性比Cu活泼 | FeCl3浓溶液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
D | NaHCO3水解显碱性 | 发酵粉中含有NaHCO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物Ⅰ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
B. | 可用Br2的CCl4溶液检验化合物Ⅲ中是否混有化合物I | |
C. | 化合物Ⅱ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 | 化合物Ⅲ水解可生成2种有机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O2和KMnO4分别制得1molO2转移的电子数均是4NA | |
B. | 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A | |
C. | 若1L 0.2mol/L的FeCl3溶液完全水解形成胶体,则胶体微粒数为0.2NA | |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1L0.lmol•L-1的食盐水,两极共收集到0.28mol的气体,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34NA(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 | 结论 |
A | 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 说明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ol•L-1 的H2SO4 | 若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 NO3-被Fe2+还原为NO2 |
C |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将蒸出的乙酸乙酯蒸气 导在饱和的NaOH溶液液面以上 | 防止倒吸,便于分层. |
D | 使用含 NaF 的牙膏,可以使牙齿上的 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防止蛀牙 | Ksp[Ca5(PO4)3F]<Ksp[Ca5(PO4)3 OH]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有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作水果保鲜剂 | 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
B |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 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于氢氟酸 |
C | 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 铁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
D |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