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届雅安三诊】某学生研究小组欲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组成,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为Cu(OH)2
假设2:沉淀为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OH)2]
【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物质成分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固体,用气密性良好的右图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2中的沉淀为 。
(2)假设1中沉淀为Cu(OH)2的理论依据是 。
(3)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____ __。
(4)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______(填写序号)成立。
(5)乙同学认为只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 试剂后,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
(6)乙同学更换B试剂后验证假设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7)在假设3成立的前提下,某同学考虑用Ba(OH)2代替Ca(OH)2,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1)CuCO3(2分)
(2)碳酸根水解,溶液中含有较多的OH—(2分,或者答双水解,相互促进,或者写出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均可)
(3)利用乙醇的易挥发,带走洗涤的水(2分)
(4)假设1(1分)
(5)无水CuSO4 (2分)
(6)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色,B中固体变蓝,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3分)
(7)2 CuCO33Cu(OH)2或3Cu(OH)22 CuCO3或Cu5 (OH)6(CO3)2(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蓝绿色沉淀,可能是反应生成了碳酸铜沉淀,或双水解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或是碱式碳酸铜,由假设1、3知假设2为CuCO3。
(2)Na2CO3溶液中碳酸根能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所以与CuSO4溶液混合产生的蓝绿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铜。
(3)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利用乙醇易挥发的性质带走固体中残留的水分。
(4)加热时,碳酸铜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加热氢氧化铜时生成水蒸气和黑色氧化铜,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一定不含有碳酸铜,现象的产生为氢氧化铜,假设1正确。
(5)实验验证碳酸铜或氢氧化铜是利用受热分解生成的产物性质验证,加热时,碳酸铜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黑色氧化铜,加热氢氧化铜时生成水蒸气和黑色氧化铜,所以需要验证水的存在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就可以证明产生的物质成分,装置A中加热是否变化为黑色固体,装置B选择无水硫酸铜验证是否生成水,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证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无水CuSO4。
(6)装置A中加热是否变化为黑色固体,装置B选择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验证是否生成水,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证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证明假设3正确的现象为: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色,B中无水CuSO4固体变蓝,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7)B中吸收的是水,水的物质的量为:2.7g÷18g/mol=0.15mol,C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根据碳原子守恒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9.7g÷197g/mol=0.1mol,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27.1g-2.7g-0.1mol×44g/mol)÷80g/mol=0.25mol,则铜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0.25mol:0.3mol:0.1mol=5:6:2,所以其化学式为2 CuCO33Cu(OH)2或3Cu(OH)22 CuCO3或Cu5 (OH)6(CO3)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
(1)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 与NO等电子体的分子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O与N2是等电子体,1 mol O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__个。
(3)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
A.H2O | B.CO2 | C.SO2 | D.BeCl2 |
(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盐酸归类为纯净物、一元酸、强电解质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D.物质的分解、水解、裂解、电解均属于常见的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加氢合成甲醇的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和CH3OH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726.51kJ·mol-1;以及H2O(l)=H2O(g) △H=+44kJ·mol-1;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在350℃时,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测定出CH3OH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CH3OH)=c(H2O) D.容器内密度不变
②氢气在0~10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右图中标出400℃时CH3OH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用于军事目的。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种电池放电时,b处通入___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解液中的3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则消耗甲醇__________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加热氯化钠晶体使之熔化
B.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
C.加热硅晶体使之熔化
D.液氨受热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通常先用H2O2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中的铜,最终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写出溶出铜的离子方程式: 。
(3)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生成19.2 g Cu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mol。
(4)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试写出上述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试样中CuSO4·5H2O(不含能与I-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5.00 mL,滴加KI溶液后有白色碘化物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滴加KI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溶液中的I2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平均消耗c mol/L的Na2S2O3溶液V mL。则试样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CO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实验探究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①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③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CO2和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制取5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
①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