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聚合氯化铝(PAC)是常用于水质净化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6-n]m(n<6,m为聚合度).PAC常用高温活化后的高岭土(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2O3)进行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盐酸酸浸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H++Al2O3═2Al3++3H2O、6H++Fe2O3═2Fe3++3H2O.
(2)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Fe(OH)3
开始沉淀时3.41.5
完全沉淀时4.7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加入X的主要目的:调节溶液pH至Fe3+完全沉淀,滤渣中主要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Fe(OH)3、SiO2
(3)已知:生成液体PAC的反应为2Al3++m(6-n) Cl-+mn H2O?[Al2(OH)nCl6-n]m+mn H+
用碳酸钙调节溶液的pH时,要严控pH的大小,pH偏小或偏大液体PAC的产率都会降低.请解释pH偏小液体PAC产率降低的原因:pH偏小时,抑制平衡2Al3++m(6-n) Cl-+mn H2O?[Al2(OH)nCl6-n]m+mn H+ 正向移动生成PAC.
(4)浓缩聚合得到含PAC的液体中铝的各种形态主要包括:
Ala--Al3+单体形态铝
Alb--[Al2(OH)nCl6-n]m聚合形态铝
Alc--Al(OH)3胶体形态
图1为Al各形态百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含PAC的液体中铝的总浓度AlT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50-90℃之间制备的液体PAC中,聚合形态铝含量最多.
②当T>80℃时,AlT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液体PAC向Al(OH)3沉淀转化.

分析 高岭土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2O3,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发生6H++Al2O3═2Al3++3H2O、6H++Fe2O3═2Fe3++3H2O,加X可调节pH使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则过滤后的滤渣为SiO2、Fe(OH)3,滤液中含铝离子,用碳酸钙调节溶液的pH时,要严控pH的大小,pH偏小或偏大液体PAC的产率都会降低,最后浓缩、聚合得到聚合氯化铝(PAC),并结合习题中的信息及图象来解答.

解答 解:高岭土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2O3,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发生6H++Al2O3═2Al3++3H2O、6H++Fe2O3═2Fe3++3H2O,加X可调节pH使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则过滤后的滤渣为SiO2、Fe(OH)3,滤液中含铝离子,用碳酸钙调节溶液的pH时,要严控pH的大小,pH偏小或偏大液体PAC的产率都会降低,最后浓缩、聚合得到聚合氯化铝(PAC),
(1)盐酸酸浸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H++Al2O3═2Al3++3H2O、6H++Fe2O3═2Fe3++3H2O,
故答案为:6H++Al2O3═2Al3++3H2O、6H++Fe2O3═2Fe3++3H2O;
(2)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X的主要目的调节溶液pH至Fe3+完全沉淀,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主要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Fe(OH)3、SiO2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pH至Fe3+完全沉淀;Fe(OH)3、SiO2
(3)用碳酸钙调节溶液的pH时,要严控pH的大小,pH偏小或偏大液体PAC的产率都会降低,解释pH偏小液体PAC产率降低的原因为pH偏小时,抑制平衡2Al3++m(6-n) Cl-+mn H2O?[Al2(OH)nCl6-n]m+mn H+ 正向移动生成PAC,
故答案为:pH偏小时,抑制平衡2Al3++m(6-n)Cl-+mn H2O?[Al2(OH)nCl6-n]m+mn H+ 正向移动生成PAC;
(4)①由图2可知,50-90℃之间制备的液体PAC中,聚合形态铝含量最多,故答案为:聚合;
②当T>80℃时,AlT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液体PAC向Al(OH)3沉淀转化,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导致液体PAC向Al(OH)3沉淀转化.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及习题中的表格、图象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于固定容器中进行):2H2(g)+CO(g)?CH3OH(g)
(1)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CO){c}^{2}({H}_{2})}$,△H<0(填“>”、“<”或“=”).
②300℃下,将2mol CO、6mol H2和4molCH3OH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判断反应正向(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③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2)如图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化学反应①②③④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K4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K1
②2CO(g)+O2(g)═2CO2(g) K2
③H2O(g)═H2O(l) K3
④CH3OH(l)+O2(g)═CO(g)+2H2O(l) K4
则K4=$\frac{{{K}_{1}}^{\frac{1}{2}}{{K}_{3}}^{2}}{{K}_{2}\frac{1}{2}}$(用含有K1,K2,K3的代数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离子浓度无关
C.在一定温度下的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BaSO4的Ksp减少
D.当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难溶电解质的Ksp数值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DCEAF.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橡皮管玻璃珠处(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KOH溶液的
浓度/mol•L-1
滴定完成时,K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的体积/mL酸
10.1022.6220.00
20.1022.7220.00
30.1022.8020.00
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0.1135 mol/L.
(5)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偏低的是①⑤⑥.
①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③锥形瓶未干燥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⑤滴定中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⑥滴定结束后俯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高锰酸钾[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中间产物为锰酸钾[K2MnO4].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制备的操作流程:

相关资料:
①物质溶解度
物质KMnO4K2CO3KHCO3K2SO4CH3COOK
20℃溶解度6.411133.711.1217
②锰酸钾[K2MnO4]
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MnO42-)的特征颜色.
化学性质: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42-会发生歧化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软锰矿和KOH固体时,不采用石英坩埚而选用铁坩埚的理由是高温下强碱会和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坩埚;
(2)实验时,若CO2过量会生成KHCO3,导致得到的KMnO4产品的纯度降低.请写出实验中通入适量CO2时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3MnO42-+2CO2═2MnO4-+MnO2↓+2CO32-,2OH-+CO2═CO32-+H2O;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3)由于CO2的通入量很难控制,因此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即把实验中通CO2改为加其他的酸.从理论上分析,选用下列酸中A,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
A.醋酸             B.浓盐酸             C.稀硫酸
(4)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电解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试写出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MnO4+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KMnO4+H2↑+2KOH
提出改进方法:可用阳离子交换膜分隔两极区进行电解(如图).图中A口加入的溶液最好为KOH溶液.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Mn元素利用率的原因为阳离子交换膜防止锰酸根进入阴极区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PbI2(亮黄色粉末)是生产新型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甲胺铅碘的原料.合成PbI2的实验流程如图1:

(1)将铅块制成铅花的目的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反应速率.
(2)31.05g铅花用5.00mol•L-1的硝酸溶解,至少需消耗5.00mol•L-1硝酸80mL.
(3)取一定质量(CH3COO)2Pb•nH2O样品在N2气氛中加热,测得样品固体残留率)($\frac{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样品在75℃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
①(CH3COO)2Pb•nH2O中结晶水数目n=3(填整数).
②100~200℃间分解产物为铅的氧化物和一种有机物,则该有机物为C4H6O3(写分子式).
(4)称取一定质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室温时的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mL 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中,发生:2RH(s)+Pb2+(aq)=R2Pb(s)+2H+(aq),用锥形瓶接收流出液,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合并到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用0.002500mol•L-1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0.00mL.则室温时PbI2 的Ksp为4.000×10-9
(5)探究浓度对磺化铅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试剂设计两个实验,来说明浓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提供试剂:NaI饱和溶液、NaCl饱和溶液、FeCl3 饱和溶液、PbI2饱和溶液、PbI2悬浊液.
信息提示:Pb2+和Cl-能形成较稳定的PbCl42-络离子.
请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
①磺离子浓度增大对平衡的影响取PbI2饱和溶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滴入几滴NaI饱和溶液现象:溶液中c(I-)增大,使Q大于了PbI2的Ksp
②铅离子浓度减小对平衡的影响取PbI2悬浊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现象:黄色浑浊消失
原因:形成PbCl42-,导致溶液中c(Pb2+)减小,使Qc小于PbI2的Ksp
③铅离子和碘离子浓度都减小对平衡的影响在PbI2悬浊液中滴入几滴FeCl3 饱和溶液现象:黄色浑浊消失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PbI2+2Fe3++4Cl-=PbCl42-+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是用0.l000 mol•L-1的盐酸滴定20.00 mL 0.l000mol•L-1Na2CO3溶液的曲线,从a→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B.用0.0100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 mol/L 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2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C.用0.1000 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图3曲线确定①的酸性最强
D.图Ⅳ表示明矾中滴入Ba(OH)2溶液,图中的V2表示生成的氢氧化铝恰好溶解时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SOCl2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室合成原理:SO2+Cl2+SCl2=2SOCl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逸出有毒的Cl2、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防止SOCl2水解.
(2)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3)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但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AlCl3溶液易水解,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AlCl3•6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气体,SOCl2吸水,产物SO2和HCl抑制AlCl3水解;
(4)下列四种制备SO2的方案中最佳选择是丁
方案
发生装置
所选试剂NaHSO3固体18.4mol/LH2SO4+Cu4mol/LHNO3+Na2SO70%H2SO4+K2SO3
(5)试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液体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蒸馏(填操作名称,已知SCl2的沸点为50℃).若反应中消耗的Cl2的体积为896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SOCl2 4.76g,则SOCl2的产率为50%
(6)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Cl2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止得到无色溶液w,检验溶液w中存在的Cl-的方法是取少量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至不再生沉淀为止,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无色溶液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品5.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250mL容量瓶.(填仪器)
(2)取10.00mL待测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加酚酞溶液,用0.200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
(3)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0.4000 mol•L-1(准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5020.40
第二次10.004.0024.10
第三次10.004.2025.70
(4)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