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
②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总质量为15.55 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集气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②使试管和集气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请填写步骤序号).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125 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22.38L/mol(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分析 (1)在测量收集到O2的体积时,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时,会使读出的体积偏大.然后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以保证集气瓶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产生O2的体积.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会使读数偏小,即读取O2的体积偏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试管与药品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试管与残留物的质量即可得产生O2的质量为15.95 g-15.55 g=0.4 g,n(O2)=$\frac{0.4g}{32g/mol}$=0.012 5 mol,结合Vm=$\frac{V}{n}$计算O2的摩尔体积.

解答 解:(1)在测量收集到O2的体积时,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时,会使读出的体积偏大.然后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以保证集气瓶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产生O2的体积,则操作顺序为②①③;
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会使读数偏小,即读取O2的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②①③;偏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试管与药品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试管与残留物的质量即可得产生O2的质量为15.95 g-15.55 g=0.4 g,n(O2)=$\frac{0.4g}{32g/mol}$=0.012 5 mol,O2的摩尔体积$\frac{0.2797L}{0.0125mol}$=22.38 L/mol,
故答案为:0.0125;22.38 L/mol.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及摩尔体积测定,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量计算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四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4+、Ba2+、Na+、H+、SO42-、NO3-、OH-、HCO3-.将这四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进行如下实验:
①C溶液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D和B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A吸收;
③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NH4HCO3,判断理由是D和A、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HCO3-、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D只能为NH4HCO3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AH2SO4,BBa(OH)2,CNaNO3
(3)写出实验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CO2+Ba2++2OH-=BaCO3↓+H2O、BaCO3+CO2+H2O=Ba2++2HCO3-
(4)写出实验③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Ba2++2OH-=NH3↑+2H2O+BaCO3↓,NH3+H+═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工业上利用某地磷矿(主要成分是磷酸钙,质量分数为80%,另外还含有石英及少量碳酸镁、氧化铝等不含磷杂质)制取磷铵,并用制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水泥.其生产流程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窑气(SO2)进入接触室前需要净化的目的是防止接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
(2)实验室完成操作b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等;
(3)如图1表示接触室和吸收塔的内部构造.吸收塔内安装有许多瓷环作用是增大SO3与吸收剂的接触面积,使SO3充分吸收;

(4)接触室中进行学反应是:2SO2(g)+O2(g)?2SO3(g)△H=-296.4kJ/mol.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的目的是预热进入接触室的反应混合气体,及时将反应放出的热量吸收,防止接触室温度偏高.图1表示接触室中催化剂随温度变化图象,图2表示SO2的转化率a(SO2)随温度T及压强P的变化图象.你认为接触室中最合适的温度和压强是400℃~500℃、101KPa.

(5)硫酸厂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能用于测定硫酸厂尾气中SO2含量的试剂是BD(填字母代号):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KMnO4溶液、稀H2SO4
C.氨水、酚酞试液                      D.碘水、淀粉溶液
(6)在述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SO4、SO2(填化学式);
(7)磷铵是一种常用复合肥,经分析其中氮与磷原子数之比为3:2,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有7%的磷元素损失,该厂日均生产74.1吨磷铵,要维持正常生产,每天需运入这种磷矿至少125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
Ⅰ.方法一:
(1)浓硫酸试剂瓶上适合贴上的标签是BD(填序号).

(2)甲同学取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灰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沉淀中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蓝色;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CuSO4
(3)乙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起初液面以上出现大量白色烟雾,在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S+2H2SO4(浓)$\frac{\underline{\;\;△\;\;}}{\;}$3SO2↑+2H2O.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乙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试管中还有硫酸剩余.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由浓变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
Ⅱ.方法二:
(4)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H2SO4═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硫酸铜,乙消耗的硫酸更少,②不产生污染物SO2
(3)方法三:
(5)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中学化学教材后所附的周期表中,若甲、乙、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小
D.甲、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测量装置.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开启活塞b,液体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无法确定(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原因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2)装置B中读数时应该使量筒或右侧玻璃导管的高度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3)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融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其目的是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反应.
(4)如果将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酒精的密度为ρ g•cm-3,V mL酒精反应完全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的氢原子数可表示为$\frac{23m}{5600ρV}$.(用含上述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即可)
(5)若实验所测定的结果偏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是①②(填写编号).
①反应完毕立刻读数
②无水酒精中混有少量甲醇
③无水酒精与钠的反应不够完全
④排水后量气装置导管内有水残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一可逆反应:2A(g)+3B(g)?xC(g)+4D(g),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压强相等,C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方程式中x值为(  )
(1)0.8 mol A,1.2 mol B,1.2 mol C,2.4 mol D;
(2)1.4 mol A,2.1 mol B,0.6 mol C,1.2 mol D.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
B.S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
D.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A~H八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酸式盐,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是红棕色气体,D和H是同一类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NH4HSO3、HHNO3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①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SO3-+2OH-=NH3•H2O+SO32-+H2O;
②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浓D,是因为铝能被浓硫酸钝化,将铁粉逐渐加入100ml浓H中直至过量,按先后顺序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O3-+Fe+6H+═Fe3++3NO2↑+3H2O、2Fe3++Fe=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