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10L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g)和2mol的NO2(g),保持温度恒定,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
试求:该温度下、该容器中,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则:
(1)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预计SO2的转化率将减小,NO2的转化率将增大;
(2)经计算,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容器中SO2(g)的浓度是0.18mol/L;
(3)整个过程中,SO2的转化率由50%变为40%,NO2的转化率由50%变为60%.
(4)计算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增大一种反应物物的用量,其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现实生产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增大低成本物质的用量,来提高成本高的反应物的利用率.

分析 (1)该温度下、该容器中,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平衡正向移动;
(2)在10L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g)和2mol的NO2(g),保持温度恒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转化的SO2为2mol×50%=1mol,则:
            SO2(g)+NO2(g)?SO3(g)+NO(g)
起始量(mol):2      2        0        0
转化量(mol):1      1        1        1
平衡量(mol):1      1        1        1
再根据K=$\frac{c(S{O}_{3})×c(NO)}{c(S{O}_{2})×c(N{O}_{2})}$计算平衡常数;
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等效为开始加入3mol的SO2(g)和2mol的NO2(g),设平衡时容器中SO2(g)的浓度是xmol/L,表示出其它组分的平衡浓度,再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
(3)SO2、N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又按物质的量1:1反应,二者转化率相等,根据计算(2)计算可知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NO2的转化率;
(4)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其转化率将减小,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增大,现实生产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增大低成本物质的用量,来提高成本高的反应物的利用率.

解答 解:(1)该温度下、该容器中,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将减小,NO2的转化率将增大,
故答案为:正反应;减小;增大;
(2)在10L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g)和2mol的NO2(g),保持温度恒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转化的SO2为2mol×50%=1mol,则:
             SO2(g)+NO2(g)?SO3(g)+NO(g)
起始量(mol):2      2         0       0
转化量(mol):1      1         1        1
平衡量(mol):1      1         1        1
平衡常数K=$\frac{c(S{O}_{3})×c(NO)}{c(S{O}_{2})×c(N{O}_{2})}$=$\frac{0.1×0.1}{0.1×0.1}$=1
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等效为开始加入3mol的SO2(g)和2mol的NO2(g),设平衡时容器中SO2(g)的浓度是xmol/L,则:
               SO2(g)+NO2(g)?SO3(g)+NO(g)
起始量(mol/L):0.3    0.2       0       0
转化量(mol/L):0.3-x  0.3-x     0.3-x    0.3-x
平衡量(mol/L):x      x-0.1     0.3-x    0.3-x
所以$\frac{(0.3-x)×(0.3-x)}{x×(x-0.1)}$=1,解得x=0.18,
故答案为:0.18;
(3)SO2、N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又按物质的量1:1反应,二者转化率相等,故NO2的转化率为50%;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frac{0.12mol/L}{0.3mol/L}$×100%=40%、NO2的转化率=$\frac{0.12mol/L}{0.2mol/L}$×100%=60%;
故答案为:40;50;60;
(4)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其转化率将减小,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增大,现实生产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增大低成本物质的用量,来提高成本高的反应物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低成本物质.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涉及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掌握三段式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注意平衡常数有关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离碘水溶液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蒸馏B.萃取和分液C.过滤D.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常用的焰火剂,遇水易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拟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按气体流向的连接顺序为丁→乙→丙→戊→甲.
(2)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3)装置乙、丙的作用分别为除去HCl气体、干燥H2
(4)用连接好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再点燃戊中酒精灯加热,理由是防止爆炸.
(5)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 (s)+3CO(g)△H1=+489.0kJ•mol-1
C(s)+CO2(g)═2CO(g)△H2=+172.5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 (s)+3CO(g)=2Fe(s)+3CO2 (g)△H=-28.5kJ•mol-1
(2)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①该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K(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 CO2、3mol H2a molCO2、3a molH2
b molCH3OH(g)、b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0.4<b≤1.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小到大的顺序为II>III>I(填序号).
(5)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3.
①当温度在300℃~400℃范围时,温度是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3Cu2Al2O4+32H++2NO3-=6Cu2++6Al3++2NO↑+1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
物质XYZ
初始浓度(mol•L-10.10.20
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 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试回答: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5mol/(L•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frac{16}{3}$;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增大(填变大、减少、不变).

(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①室温下,a mol/L的(NH42SO4水溶液的pH=5,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并计算该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1{0}^{-5}×(1{0}^{-5}-1{0}^{-9})}{(2a+1{0}^{-9}-1{0}^{-5})}$(用含代数a的较为精确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不做近似运算).
②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a+)+c(H+)<c(NO3-)+c(OH-)(填写“>”“=”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用加热苯甲酸、浓H2SO4和乙醇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苯甲酸乙酯,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且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乙醚的沸点为34.6℃.
(1)关闭活塞a、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苯甲酸乙酯.仪器E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SO2、水等.
①打开活塞a,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通过B、C、D装置检验SO2和乙烯.已知C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B、D中应盛放的试剂依次分别是品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②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不可以,产物苯甲酸乙酯也含有“-CH2CH3”.
(3)通过下列实验方案,可以提纯苯甲酸乙酯.
①为除去产品中杂质,先将三口烧瓶中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将有机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锥形瓶中.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至醚层澄清透明;过滤得醚层,然后将醚层加入到干燥的蒸馏烧瓶中蒸馏,蒸馏过程中控制的温度为3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列各题中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1)只有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是H2
(2)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CO、CO2
(3)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是H2O、H2O2
(4)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阳离子是NH4+,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HF,阴离子有OH-
(5)写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6)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结论
A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 应
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反应前者速率快
D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把容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