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B. 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 钢铁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水膜的pH不同,引起的正极反应不同
D. 无论哪种类型的金属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Y2(g) 2Z(g)。已知起始时X2、Y2、Z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A. c(Z)=0.3mol·L-1
B. c(Y2)=0.35mol·L-1
C. c(Y2)=0.2mol·L-1
D. c(Z)=0.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a、b、c、d 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d>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NO
C.在pH=12的溶液中:NH、Na+、SO
、Cl-
D.在[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4CO(g)+BaS(s)
ΔH1=571.2 kJ·mol-1 ①
BaSO4(s)+2C(s)2CO2(g)+BaS(s)
ΔH2=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________。
[Ksp(AgBr)=5.4×10-13 mol2·L-2,Ksp(AgCl)=2.0×10-10 mol2·L-2]
(3)反应:C(s)+CO2(g)2CO(g)的ΔH=________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仪器 |
A | 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 | 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 |
B |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 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
C | 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 | 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锥形瓶、胶头滴管、烧杯 |
D |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干燥、纯净的Cl2 |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洗气瓶、集气瓶、导管、石棉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