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目的古代文献 说明
A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KNO3能自燃 
B性质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
C鉴别“…(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
D提纯“(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分析 A.KNO3不能自燃,受热易分解;
B.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
C.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蒸发结晶得到;
D.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

解答 解:A.由文献可知,KNO3加热后才分解,不能自燃,故A错误;
B.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为隔着钴玻璃为紫色,故B正确;
C.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故C正确;
D.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氮气,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文献可知KNO3的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提纯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的情景设计较新颖,予化学知识于古文字中,注意古文的理解和化学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H2SO4(浓)+CB.Fe3O4+AlC.Cl2+MgD.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一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1.71.1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增大压强,则平衡常数A(填序号).
A.一定不变   B.一定减小   C.一定增大   D.增大、减小、不变皆有可能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D.c(CO)=c(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变化厲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酒精挥发C.牛奶变酸D.石油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aNO2(亚硝酸钠)常用作肉类食品的防腐剂,若添加过量,易导致人体中毒.亚硝酸盐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正常携氧的亚铁血红蛋白转化成三价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导致中毒.成人摄入0.2~0.5g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g即可致死.
(1)NaNO2的毒性源于NaNO2具有氧化性.
(2)设计实验验证NaNO2确实具有该性质.
已知:NaNO2与HI反应生成I2和NO
提供试剂:a.淀粉溶液  b.NaNO2溶液  c.醋酸  d.淀粉KI试纸   e.硝酸
①将离子方程式配平
□NO2-+□H++□I-=□I2+□NO↑+□2H2O
②完成实验需要选用的试剂为bcd(填字母).
(3)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预测NaNO2还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说明预测的依据(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按照因为…所以…进行表述因为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还可以升高) 所以具还原性,因为NaNO2属于盐类物质,HNO2为弱酸,所以还可与某些强酸反应.
(4)救治NaNO2中毒病人的方法是静脉注射亚甲蓝(一种有机物),其解毒原理是亚甲蓝将三价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恢复其携氧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  )和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Zn2++2OH-=Zn(OH)2↓          ZnCO3+2NaOH=Zn(OH)2↓+Na2CO3
B.Ba2++SO42-=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Ag++Cl-=AgCl↓                          AgNO3+KCl=AgCl↓+KNO3
D.Cu+2Ag+=Cu2++2Ag↓                Cu+2AgCl=2Ag+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某中性溶液中:Fe3+、Na+、SO42-、Cl-
B.1.2mol•L-1的NaNO3溶液:Fe2+、H+、Cl-、SO42-
C.0.1 mol•L-1的NH4HCO3溶液:Na+、K+、NO3-、Cl-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O3-、HCO3-、K+、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为2Al+2OH-+2H2O=2AlO2-+3H2↑.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加热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56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02NA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0.2mol,则转移0.8NA电子
C.0.1mol铁与高温水蒸汽反应,转移0.3NA电子
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