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催化剂中毒,炉气在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
B.为提高SO2的转化率,接触室内反应温度选定在400℃~500℃
C.为防止污染大气,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
D.为提高SO3的吸收效率,用稀硫酸代替水吸收SO3

分析 A.生产分三步,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分别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中进行;其中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需要净化和干燥,是为了防止在接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放热反应;
C.尾气中的SO2通常用足量氨水吸收;
D.工业上在吸收塔内用浓硫酸吸收,防止形成酸雾阻止充分吸收.

解答 解:A.制备硫酸过程中,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需要净化和干燥,是为了防止在接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放热反应,所以低温有利于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接触室内反应温度选定在400℃~500℃是考虑催化剂活性,故B错误;
C.为防止污染大气,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常用氨水吸收,故C错误;
D.工业上在吸收塔内用浓硫酸吸收,防止形成酸雾阻止充分吸收;稀硫酸吸收容易形成酸雾,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硫酸的工业制备方法,熟悉硫酸制备的工艺流程及二氧化硫与氧气合成三氧化硫特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
B.0.5 mol O2含氧原子数为0.5NA
C.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D.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 g中约含有NA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K+、OH-、CO32B.CO32-、OH-、Cl-C.K+、H+、Cl-D.Cu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类似于碳原子,氮原子间也可形成链状结构.某链状结构氮氢化合物中,氮原子间只以N-N单键形式连接形成氢化物.该系列氮氢化合物化学通式为NnH n+2(n≥1且n为正整数)(n表示氮原子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反应中,W为(  )
A.CH3CHOB.CH3CH2OHC.CH3COOH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分子式为N4的氮元素同素异形体,结构等同于白磷,N4中每个原子满足最外层8e-结构.则lmolN4中含有6NA对共用电子对.已知NH3、-NH2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和H+结合.则N4和足量的H+反应生成的粒子的化学式为N4H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frac{7}{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B.X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C.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混合气体的压强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84 g NaHCO3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03 NA
B.a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一定为$\frac{a}{32}$NA
C.1.8 g 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碳原子数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