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和植物油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份都是纤维素
C.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分析 A.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达到10000以上;
B.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是纤维素;
C.麦芽糖为二糖、淀粉、纤维素为多糖,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分为植物油和脂肪,其中植物油的烃基中含有不饱和碳碳键.

解答 解:A.脂肪、植物油的相对分子量较小,二者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B错误;
C.麦芽糖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纤维素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故C正确;
D.油脂中的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水解反应判断、有机物的分类、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组成,明确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
A.Ga3+B.Ti4+C.Cu+D.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
求:(1)反应中最多可收集多少体积(标准状况下)的H2
(2)生成的氢气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同学向一支空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 (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①KI溶液   ②淀粉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新制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加入以上物质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Br、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试管内水位上升,最后溶液充满试管.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有(  )
A.原气体一定含有NH3、NO、CO2
B.原气体一定不含HBr、NO2、H2
C.原气体中NO与CO2的体积比一定为3:2
D.原气体中NO与CO2的体积比一定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氢气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产物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2)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就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右图就是能够实现该转化的装置,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是b电极(填a电极或b电极),
在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H2-2e-=2H+,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A、B、C、D、E、G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G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G位于周期表d区;画出B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3)G和Mn(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MnG
电离能(kJ/mol)I1717759
I215091561
I332482957
请回答:
①Mn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核外电子有2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占据7种不同能量的原子轨道.
②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G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而Fe2+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取少量Fe2O3粉末,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使其充分溶解.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此反应属于复分解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在甲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以制得Fe(OH)3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3HCl+Fe(OH)3胶体
(4)另取乙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震荡均匀后,将乙烧杯与甲烧杯一起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甲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5)取甲烧杯中的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现象:先观察到沉淀,后沉淀溶解,原因:加入的盐酸是电解质,所以先使Fe(OH)3胶体聚沉,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如果有反应,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下列图象及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可判断:2O3(g)=3O2(g);△H=-44.8KJ/mol
B.
根据图可判断A(g)?2C(g)在使用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大,且面积Saco>Sbdo
C.
根据图可判断2A(g)?C(g)在恒温恒压时再充入A(g),t4重新达到平衡时与上一平衡为等效平衡
D.
图表示2NO2(g)?N2O4(g)反应,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改变压强达到平衡时C(NO2)变化情况,且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