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个质子;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Cl(填元素符号)、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Cu(填元素符号);
(2)C所在的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Cl(填化学式);
(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其中“只有一层原子厚”的物质,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该材料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4)D的水合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2,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①②③(填选项序号);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    ⑤氢键.

分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则A为氢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则C为氯元素;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则D为铜元素.
(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
(2)HF中存在氢键,沸点比HCl高,其它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3)在其层状结构中碳碳键键角为120°,每个碳原子都结合着3个碳原子,碳原子采取sp2杂化,3个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结合其他碳原子,所有碳原子剩余2p轨道一同形成离域大π键.
(4)由结构图可知,该晶体中含有C-H键、C-C键、配位键.

解答 解: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则A为氢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则C为氯元素;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则D为铜元素;
(1)氯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电负性越大;铜为金属,其它为非金属,所以铜第一电离能最小,故答案为:Cl;Cu;
(2)HF中存在氢键,沸点比HCl高,其它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HCl的沸点最低,故答案为:HCl;
(3)在其层状结构中碳碳键键角为120°,每个碳原子都结合着3个碳原子,碳原子采取sp2杂化,3个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结合其他碳原子,所有碳原子剩余2p轨道一同形成离域大π键,故答案为:sp2
(4)由结构图可知,该晶体中含有C-H键为极性键、C-C键为非极性键、配位键,故选:①②③.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大,涉及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晶体结构与化学键、化学用语等,难度中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的积累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我国国标推荐的食品药品中Ca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为:利用Na2C2O4将处理后的样品中的Ca2+沉淀,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CaC2O4固体溶于过量的强酸,最后使用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Ca2+的含量.针对该实验中的滴定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KMnO4溶液应该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3)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溶液由由无色变为浅紫色.
(4)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测定某品牌的钙片中的钙元素(主要为CaCO3)含量,其实验过程如下:取2.00g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内加入20.00mL浓度为0.10mol•L-1的盐酸(盐酸过量),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用酒精灯将锥形瓶内液体加热至沸腾,数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3滴酸碱指示剂,用浓度为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8.00mL.(提示:Ca(OH)2微溶于水,pH较低时不会沉淀出)
据此回答:
①为使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滴定过程中的酸碱指示剂应选择甲基橙试液(填“石蕊”、“甲基橙”或“酚酞”);
②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将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赶出
③则此2.00g钙片中CaCO3的质量为0.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海波”.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装置B中通入SO2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4SO2+2S2-+CO32-=CO2↑+3S2O32-,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乙醇洗涤.
(3)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率,C中试剂是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褪色.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B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控制SO2的流速(或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或适当升高温度)(写出一条).
(4)本实验所用的Na2CO3中含少量NaOH,检验含有NaOH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若pH>9.5,则含有NaOH(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CaCl2溶液、Ca(OH)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提示: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钛(Ti)因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酸腐蚀等优点而被应用于航空、电子等领域,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提取金属钛并获得副产品Fe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

(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常温下,该物质易溶于酸性溶液,在pH=0.5时开始转化为钛酸沉淀,则物质A是Fe(填化学式,下同),B是H2O
(2)已知FeSO4•7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步骤Ⅲ采用的操作是降温、结晶、过滤.
(3)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由TiO2制备金属Ti:
TiO2+2C+2Cl2   $\frac{\underline{\;800℃\;}}{\;}$  TiCl4+2CO
TiCl4+2Mg $\frac{\underline{\;800℃\;}}{\;}$Ti+2MgCl2
已知:常温下TiCl4是一种极易水解的无色液体,沸点为136.4℃.
①从下列供选用的装置如图3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TiCl4,按气流方向连接起来:
A→E→B→F→D→C→G
②下列仪器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B浓H2SO4,GNaOH溶液.
③装置D中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产品得TiCl4液体,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a进b出
(4)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称取TiO2样品0.60g,消耗0.20mol•L-1的NH4Fe(SO42溶液36.75mL,则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是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间硝基苯胺(Mr=128)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它是一种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于乙醇、乙醚、甲醇.间硝基苯胺可选用间二硝基苯与碱金属多硫化物进行选择性还原(装置如右图所示),其反应式如下:

实验步骤:
①在锥形瓶中配制足量的多硫化钠溶液,备用.
②三颈烧瓶中加入4.74g间二硝基苯(Mr=158)与40mL水,滴液漏斗中加入多硫化钠溶液.
③加热三颈烧瓶至微沸并搅拌.慢慢滴加多硫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回流30min.移去热源,用冷水浴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滤饼洗涤三次.
④在150mL某容器中配制稀盐酸(30mL水加7mL浓盐酸),将上述粗产物转移进该容器,加热并搅拌使间硝基苯胺溶解,趁热过滤.
⑤在搅拌下向滤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到pH=8,滤液中逐渐析出黄色的间硝基苯胺.
⑥过滤,洗涤滤饼至中性,抽干,产物重结晶、干燥、称重,得2.56g.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步中配制稀盐酸的容器名称为烧杯.
(2)第③步中滤饼洗涤三次,可选用的洗涤剂为A;
第⑥步产物要进行重结晶,可选用的试剂为B.
A.冷水   B.热水   C.乙醚   D.乙醇
(3)第④步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滤去杂质,防止目标产物遇冷析出,以免影响产量.
(4)在铁和盐酸作用制得初生态氢也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却未被采用,其可能原因为铁和盐酸作用还原性强,不具有选择性.
(5)第④步用盐酸溶解粗产品,而不用水的原因间硝基苯胺微溶于水,但可与盐酸作用可以形成盐溶于水中.
(6)该反应的产率为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宁波气象信息网2011年10月26日13点55分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报告,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为39,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等级为优
B.二氧化硫的污染指数可能为42
C.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等物质的含量偏高
D.对煤、石油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使用氢气等清洁燃料、通过静电沉降器除去悬浮颗粒物都可以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l,C的元素名称为钾.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Fe,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有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占有7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5)元素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是NCl3(写化学式),该物质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4H9Cl,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C的结构简式为
(4)上述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的反应是②(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