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今有九种物质:①铝②石墨③氯气④BaSO4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化的KNO3(填序号)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②⑦⑨,属于电解质的是④⑤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⑥⑦.

分析 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也就是说,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铝线是金属单质,因为具有电子能导电,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石墨是非金属单质,因为具有电子能导电,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气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是非金属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BaSO4晶体,在水溶液中虽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BaSO4═Ba2++SO42-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⑤硫酸只存在硫酸分子不导电,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致导电,所以H2SO4是电解质;   
⑥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石灰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它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乙醇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是化合物,其水溶液只存在乙醇分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⑨熔融KNO3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它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够导电的是:①②⑦⑨;属于电解质的为:④⑤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⑥⑦,
故答案为:①②⑦⑨;④⑤⑨;①②③⑥⑦.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导电的物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明确物质能够导电的条件,抓住“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温度时,BaCO3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B.b点有BaCO3沉淀生成
C.升高温度,可以使d点变为c点
D.在a点加入Na2CO3,达平衡时c(Ba2+)≠c(CO32-),其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用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gO2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 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
C.1mol 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浓度为0.1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 增大B.Ka(HF)增大C.$\frac{c({F}^{-})}{c({H}^{+})}$减小D.$\frac{c({H}^{+})}{c(HF)}$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电子工业中用过量的FeCl3溶液溶解电路板中的铜箔时,会产生大量废液.由该废液回收铜并得到净水剂(FeCl3•6H2O)的步骤如下:
(2)I中加入过量Fe粉,然后过滤,滤渣中有Cu、Fe,为了得到纯净铜,不产生新的杂质,试剂A应是HCl..在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II.向I的滤渣中加入过量试剂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
III.合并I和II中的滤液,通入足量氯气;
IV.…,得到FeCl3•6H2O晶体.
(1)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
(2)试剂A是盐酸.
(3)取少量步骤III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能够证明通入氯气足量的是ac.
a.检验Cl2的存在       b检验Fe3+的存在      c.检验Fe2+的不存在
(4)完成步骤IV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ab(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的相应气体后,下列各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
A.氯气:K+、Na+、AlO2-、CO32-B.二氧化硫:Na+、NH4+、SO32-、Cl-
C.氯化氢:H+、K+、MnO4-、SO42-D.二氧化碳:Mg2+、Al3+、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C>BB.C>A>BC.C>B>A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设计了下列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6OH-$\frac{\underline{\;\;△\;\;}}{\;}$5Cl-+ClO3-+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加热\;}}{\;}$MnCl2+Cl2↑+2H2O;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仍得分).
(4)在制取Cl2时,实验室中若无MnO2,可用KMnO4粉末代替,发生下列反应: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C.0.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Mg2+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