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AKAlO2,BAl(OH)3
CA12O3,DAlCl3,ENaAl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AlO2-+CO2+2H2O=Al(OH)3↓+HCO3-
A→DAlO2-+4H+=Al3++2H2O
(3)写出下列方程式
C→EAl2O3+2NaOH=2NaAlO2+H2O.

分析 B、C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应为两性化合物,因B加热分解可生成C,则可知B为Al(OH)3,C为A12O3,则D为AlCl3,E为NaAlO2,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说明A中含有K元素,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则A应为KAlO2,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E分别是KAlO2、Al(OH)3、A12O3、AlCl3、NaAlO2
故答案为:KAlO2;Al(OH)3;A12O3;AlCl3;NaAlO2
(2)A→B的反应为AlO2-和Al(OH)3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A→D的反应为AlO2-和Al3+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
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AlO2-+4H+=Al3++2H2O.
(3)C→E的反应为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根据B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加热易分解推断知,B是氢氧化铝,再结合物质的反应条件、反应物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偏铝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过程如下: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灼烧海藻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F(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瓷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坩埚钳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②萃取分液.
(3)提取碘的过程中,以下有机溶剂不能使用的是A(填编号),其原因是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分层.
A.酒精    B.苯    C.汽油
该提取操作通常在分液漏斗(仪器名称)中进行,若得到的是含碘的四氧化碳溶液,静置后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4)“加碘食盐”中的碘主要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化是+5.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如下:称取50.0g食盐溶于适量水,加入过量碘化钾和稀硫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①配平上述方程式:KIO3+5KI+3H2SO4=3K2SO4+3I2+H2O.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6一己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烃A氧化制备.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质谱图如图2,则A的化学名称为环己烯.
(2)C→D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3)F的结构简式为
(4)由G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A通过两步反应制备1,3-环己二烯的合成路线为 $\stackrel{Br_{2}}{→}$ $→_{△}^{NaOH、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7H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6-二甲基-3-乙基庚烷
C.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
D.卤代烃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根据生成的卤化银沉淀颜色检验卤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铜绿的主要成分[Cu2(OH)2CO3]
(1)写出Cu2(OH)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铜的性质不活泼,所以使用铜器比较安全,但不慎摄入铜盐会导致中毒,原因是铜盐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使人体中毒
(2)Cu2(OH)2CO3可写为Cu2(OH)2•CuCO3,写出Cu2(OH)2CO3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高温\;}}{\;}$2CuO+H2O+CO2
写出Cu2(OH)2CO3与CO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2CO$\frac{\underline{\;高温\;}}{\;}$2Cu+H2O+3CO2
(3)ag铜绿与足量的CO 高温反应,使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bg白色沉淀,求Cu2(OH)2CO3的纯度$\frac{221ab}{300}$×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种物质.
(1)在这8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Na2CO3、NaCl、CaO(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下同).
(2)这8种物质中的某5种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①~⑤,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Fe;②H2SO4;③CO2;④CaO;⑤Na2CO3
②如果连线对应的反应分别用A、B、C、D、E表示.五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1个;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反应B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离子反应,反应D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校化学小组的学生设计如图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干燥氨气并实验氨气有关性质.(图中夹持装置均己略去).

已知: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图A中干燥管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丝)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4)用图D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的方法是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②使用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加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
②若B无冷却装置,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HClO见光易分解.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所得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0.00mL次氯酸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法、硫化碱法等制备.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1: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
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②直至析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
④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需的产品.
(1)写出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  步骤④中洗涤时,为了减少产物的损失用的试剂可以是乙醇.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S2O32-+2H+=S↓+SO2↑+H2O.
(3)写出三颈烧瓶B中制取Na2S2O3反应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4SO2+2Na2S+Na2CO3=CO2+3Na2S2O3
(4)最后得到的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4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5)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1.00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2:
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6.00mL.产品的纯度为79.36%.
(6)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