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③⑤ | B. | ②④⑤ | C. | 只有⑤ | D. | 只有② |
分析 ①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的某些盐属于强电解质;
③氟化氢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④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⑤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解答 解:①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故①错误;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不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CaCO3、BaSO4均是强电解质,故②错误;
③体积为2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氢氟酸中,氟化氢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含氟离子小于1mol,故③错误;
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④错误;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判断,涉及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过程中,若减小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 |
B. | 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 |
C. | 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 |
D. |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 |
B. |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 |
C. | 铁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 |
D. |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 | ![]() |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实验①中溶液出现蓝色 | |
B. | 实验②试管出现分层现象,上下为油层,中间为水层 | |
C. | 实验③中烧瓶内溶液变红色 | |
D. | 实验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足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CO2+SiO32-+H2O═CO32-+H2SiO3↓ | |
B. | 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 |
C. | 氧化镁溶于稀硫酸:MgO+2H+═H2O+Mg2+ | |
D.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OH-═Al(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Na+、HCO3-、Cl- | B. | K+、Fe2+、Cl-、OH- | ||
C. | Ag+、Al3+、NO3-、H+ | D. | Fe3+、Al3+、SCN-、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多孔碳a能增大气固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该电极为负极 | |
B. | 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CH3-12e-+3H2O═2CO2+12H+ | |
C. | H+由b电极向a电极迁移 | |
D. | 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 kW•h•kg-1)约为甲醇(CH3OH)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的1.4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 |
B. | 在M点时,n(0H-)-n(H+)=(a-0.05)mol | |
C. | 随着Na0H的加入,$\frac{c({H}^{+})}{c(N{{H}_{4}}^{+})}$不断减小 | |
D. | 当n(NaOH)=0.1mol时,c(0H-)>c(C1-)>c(NH3•H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