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69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氧原子;在2L0.6mol/LFe(NO33溶液中含3.6NA个NO3-离子.
(2)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三氟化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F3+5H2O=2NO+HNO3+9HF.若反应中生成0.15molHNO3,则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个.
②三氟化氮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据题意推测 NF3,F2,NO这三种气体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2>NF3>NO.
(3)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制备联氨可用丙酮为催化剂,将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NH3=N2H4+NaCl+H2O.

分析 (1)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frac{32}{46}$,计算氧元素质量,再根据n=$\frac{m}{M}$计算氧原子物质的量;
根据n=cV计算硝酸铁物质的量,硝酸根物质的量为硝酸铁的3倍,再根据N=nNA计算硝酸根数目;
(2)①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由+3价升高为HNO3中+5价,降低为NO中+2价,则NO的系数为2、HNO3系数为1,NF3的系数为3,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方程式;根据N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
②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
(3)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生成N2H4,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NH3为还原剂,则NaClO为氧化剂,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设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a,则2×[(-2)-(-3)]=1×(1-a),解得a=-1,故还原生成NaCl,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生成.

解答 解:(1)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frac{32}{46}$,氧元素质量为69g×$\frac{32}{46}$=48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frac{48g}{16g/mol}$=3mol;
溶液中硝酸铁物质的量为2L×0.6mol/L=1.2mol,硝酸根物质的量为1.2mol×3=3.6mol,NO3-离子数目为3.6NA个,
故答案为:3;3.6;
(2)①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由+3价升高为HNO3中+5价,降低为NO中+2价,则NO的系数为2、HNO3系数为1,NF3的系数为3,结合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3NF3+5H2O=2NO+HNO3+9HF,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0.2mol×2×NAmol-1=0.4NA
故答案为:3NF3+5H2O=2NO+HNO3+9HF;0.4NA
②3NF3+5H2O=2NO+HNO3+9HF中氧化剂为NF3,NO为还原产物,氧化性NF3>NO,4NH3+3F2=NF3+3NH4F中氧化剂为F2,氧化产物为NF3,氧化性F2>NF3>NO,
故答案为:F2>NF3>NO;
(3)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生成N2H4,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NH3为还原剂,则NaClO为氧化剂,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设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a,则2×[(-2)-(-3)]=1×(1-a),解得a=-1,故还原生成NaCl,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生成,反应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故答案为:NaClO+2NH3=N2H4+NaCl+H2O.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平、氧化性比较等,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注意题目给予信息的运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Na2SO3溶液中:c(H+)+c(HSO3-)+c(H2SO3)═c(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在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H>0测得n(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4(H2O)/c4(H2
B.5min时该反应的υ(正)等于9min时的υ(逆)
C.0~5min内,υ(H2)=0.10mol/(L•min)
D.10min时平衡发生移动可能是投入还原性铁粉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称为“现代有机合成之父”的伍德沃德曾组织14个国家的110位化学家,协同攻关,探索维生素B12的结构,其结构如图对此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B12属于有机物B.维生素B12属于无机物
C.维生素B12属于烃D.维生素B12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芳香族化合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最多可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B.X可以发生取代、加成、聚合等反应
C.1 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所得物质的分子式为C9H7O4Na
D.苯环上的取代基与X完全相同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均各取30mL 1mol•L-1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合金质量/mg255385459
生成气体体积/mL280336336
(1)甲组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2Al+6H+=2Al3++3H2↑.
(2)乙组中盐酸不足(填“足量”或“不足量”).
(3)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一定质量的Al、Fe混合物加人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0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6.72L.下列关于该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的质量为2.7g,Al的质量为2.8gB.Fe的质量为2.8g,Al的质量为2.7g
C.Fe的质量为5.4g,Al的质量为5.6gD.Fe的质量为5.6g,Al的质量为5.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长效碳酸氢铵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化肥,工业生产碳酸氢铵的工艺流程如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有多步组成,包括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实验室进行该洗涤操作时宜用酒精代替水洗涤,理由是减少洗涤时固体碳酸氢铵的损失;
(2)分离工序是将氨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其分离原理利用了氨的易液化性质,设计循环Ⅰ的目的是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
(3)造气工序包括脱硫过程,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SO2等气体,实验室进行此操作可选用的试剂是AD(填写编号);
A.NaHCO3溶液   B.Na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2SO3溶液
(4)实验室实现吸氨过程可以是下列装置中的CD(填写编号);

(5)索尔维创建氨碱法不久后的1898年,施莱信(Schlosing)就提出用碳酸氢铵固体与氯化钠饱和溶液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再加热制纯碱的方法.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aCl=NaHCO3+NH4Cl; 为了进一步提纯碳酸氢钠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有:B(填写编号);
A.加热灼烧法     B.重结晶法    C.酸中和法     D.碱沉淀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若C为稀AgNO3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负极)极材料为Cu,B(正极)极材料为石墨,溶液C为FeCl3溶液.
(3)若A电极材料为锌,B电极材料为铁,铁电极将受到保护,这种保护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4)若C为NaOH溶液,A电极材料为Al,B电极材料为Mg,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式为Al-3e-+4OH-═AlO-2+2H2O.
(5)某同学设想用此装置把C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H3OH,A极通入CO2,B极通入H2,C为稀H2SO4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CO2+3H2═CH3OH+H2O,正极反应式为CO2+6H++6e-=CH3OH+H2O.
(6)下列反应在理论上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CD.
A.2CH3OH(l)+3O2(g)=2CO2(g)+4H2O(l)
B.HCl(aq)+NaOH(aq)=NaCl(aq)+H2O(l)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D.2Fe(s)+3Cl2(g)=2FeCl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