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根据原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原电池正极材料为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在高温下,辉铜矿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氧化亚铜继续与硫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3)发生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Cu2S+2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SO2,可知CuS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小,而Cu2S燃烧后固体质量不变,利用其质量的变化可鉴别.
解答 解:(1)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则该原电池中,Fe为负极,负极反应Fe-2e-=Fe2+,Cu(或C)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则原电池装置为,
故答案为:Fe+CuSO4=Cu+FeSO4 ;;Cu2++2e-=Cu;Fe-2e-=Fe2+;
(2)焙烧矿石的反应应该是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2O+2SO2,隔绝空气再进行焙烧,进行的反应应该是氧化亚铜继续与硫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故答案为: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2O+2SO2、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3)CuS、Cu2S均为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与SO2,发生的燃烧反应分别为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Cu2S+2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SO2,则分别称量相同质量的CuS、Cu2S,然后在坩埚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质量减小的为CuS,质量不变的为Cu2S,
故答案为:分别称量相同质量的CuS、Cu2S,然后在坩埚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质量减小的为CuS,质量不变的为Cu2S.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鉴别、原电池的设计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有铜析出 | |
B. | 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 |
C. | 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 | |
D. | 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种 | B. | 3种 | C. | 4 种 | D. | 5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 | |
B. | 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 |
C. | 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 | |
D. | 磷化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Cl=AgI=Ag2S | B. | AgCl<AgI<Ag2S | C. | AgCl>AgI>Ag2S | D. | AgI>AgCl>Ag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理石和稀盐酸 | B. | CaO和浓氨水 | C. | Cu和浓硝酸 | D. | MnO2和双氧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