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1)在一次化学晚会上,一位同学表演了一个有趣的魔术:用蘸有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棒在一洁净的铁片上点上数处,所点之处,点铁成“金”.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 .若根据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2)铜在自然界多以+1价矿石存在,因为在固态或是高温下+1价铜比+2价铜稳定.辉铜矿(Cu2S)炼铜的方法之一是将矿石高温通空气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将焙烧过的矿石加上比它质量约少一半的未经焙烧的矿石,混合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熔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2O+2SO2 、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3)已知CuS、Cu2S均为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均生成CuO与SO2,不用其他试剂,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来鉴别二者:分别称量相同质量的CuS、Cu2S,然后在坩埚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质量减小的为CuS,质量不变的为Cu2S.

分析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根据原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原电池正极材料为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在高温下,辉铜矿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氧化亚铜继续与硫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3)发生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Cu2S+2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SO2,可知CuS在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小,而Cu2S燃烧后固体质量不变,利用其质量的变化可鉴别.

解答 解:(1)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则该原电池中,Fe为负极,负极反应Fe-2e-=Fe2+,Cu(或C)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则原电池装置为
故答案为:Fe+CuSO4=Cu+FeSO4 ;Cu2++2e-=Cu;Fe-2e-=Fe2+
(2)焙烧矿石的反应应该是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2O+2SO2,隔绝空气再进行焙烧,进行的反应应该是氧化亚铜继续与硫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故答案为: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2O+2SO2、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3)CuS、Cu2S均为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与SO2,发生的燃烧反应分别为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Cu2S+2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SO2,则分别称量相同质量的CuS、Cu2S,然后在坩埚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质量减小的为CuS,质量不变的为Cu2S,
故答案为:分别称量相同质量的CuS、Cu2S,然后在坩埚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质量减小的为CuS,质量不变的为Cu2S.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鉴别、原电池的设计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Li2MSiO4(M为Fe,Co,Mn,Cu等)是一种发展潜力很大的电池电极材料.工业制备Li2MSiO4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固相法,2Li2SiO3+FeSO4 $\frac{\underline{\;惰性气体\;}}{高温}$ Li2FeSiO4+Li2SO4+SiO2
方法二:溶胶-凝胶法,
(1)固相法中制备Li2FeSiO4过程采用惰性气体气氛,其原因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2)溶胶-凝胶法中,检查溶液中有胶体生成的方法是取少量液体,用一束强光光线照射,有丁达尔现象;生产中生成1mol Li2FeSiO4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
(3)以Li2FeSiO4和嵌有Li的石墨为电极材料,含锂的导电固体作电解质,构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LiFeSiO4 $\frac{\underline{\;放电\;}}{充电}$ Li2FeSiO4则该电池的负极是嵌有Li的石墨;充电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Li2FeSiO4-e-=LiFeSiO4+Li+
(4)使用(3)组装的电池必须先充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有铜析出
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
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等量的X(C5H8O4)  分别与足量的碳酸氢钠、钠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2:1,则X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
A.2种B.3种C.4  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如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
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
D.磷化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盛有10滴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向试管中滴加0.1mol/L 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向试管中滴入0.1mol/L 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B.AgCl<AgI<Ag2SC.AgCl>AgI>Ag2SD.AgI>AgCl>Ag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SO2通入BaCl2溶液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大理石和稀盐酸B.CaO和浓氨水C.Cu和浓硝酸D.MnO2和双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NO3,还原产物是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己知:Mg(s)+2I H2O (g)=Mg(OH )2(s)+H2(g)△H1=-441kJ•mol-1 
H2O(g)=$\frac{1}{2}$H2(g)+O2(g)△H2=242kJ•mol-1
Mg(s)+$\frac{1}{2}$O2(g)=MgO(s)△H3=-602kJ•mol-1
①Mg(OH )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OH)2(s)=MgO(s)+H2O(g)△H=+81kJ•mol-1
②Mg(OH )2可以作为阻燃剂的原因(写一条即可)Mg(OH )2分解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着火体系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