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学生用0.2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①,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偏大.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
(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0.20mol/L.

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0.4020.40
第二次20.002.0024.10
第三次20.004.00-24.00

分析 (1)根据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应用所装液体进行润洗;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2)滴定结束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后溶液变为无色,据此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
(3)先计算出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液体积,然后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再根据有效体积计算出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然后根据中和反应实质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解答 解:(1)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
故答案为:①;偏大;
(2)盐酸中滴入酚酞,溶液为无色,当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时,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会变为红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
故答案为: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
(3)第一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40mL-0.40mL=20.00mL;
第二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4.10mL-2.00mL=22.10mL;
第三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4.00mL-4.00mL=20.00mL,
根据计算可知,第二次滴定误差较大,应该舍弃,另外两次滴定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根据c=$\frac{n}{V}$、n(HCl)=n(NaOH)可知,由于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二者的浓度也相等,
所以该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20mol/L,
故答案为:0.20.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中和反应原理及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下原料,但较易变质.
(1)某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测定某Na2SO3样品的纯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方案一:选择装置①和②进行实验时,为使结果更精确还应选择装置⑥,装置①的分液漏斗中添加浓硫酸(填物质名称)较理想;装置①中反应前后通入N2的目的是反应前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后将装置中的SO2全部吹出.
方案二:选择装置③和④进行实验时,还应选择装置⑤,此装置中应盛装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填物质名称),装置③中a 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并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2)将20.0g Na2SO3固体溶于120mL水配成溶液,再将足量硫粉用少许乙醇和水浸润,加入上述溶液,混合加热可制得Na2SO3
①硫粉用少许乙醇和水浸润的目的是BD(填字母).
A.增加反应体系的pH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反应物接触而积     D.加快反应速率
②设Na2SO3完全反应,将上述反应液经过滤、蒸发、浓缩后,冷却至70℃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请列式计算此时溶液的体积约为$\frac{20.0g×\frac{158g/mol}{126g/mol}×\frac{212g+100g}{212g}}{1.17g/c{m}^{3}}$=31.5cm3.(结果精确到0.1)(已知:70℃时,Na2S2O3的溶解度为212g,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7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A.B.氦气C.金刚石D.金属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定条件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2和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
达到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4L,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若降低温度,K值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移动,平衡常数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3)达到平衡后,在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氦气(He),氮气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混合物A,含有Al2(SO43、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过滤.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BAl2O3;E(NH42SO4
(3)写出②、③两个反应方程式
②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③NaAlO2+HCl+H2O=NaCl+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氢气是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氢气的制取研究是一个有趣的课题.根据提供两种制氢方法,完成下列各题:
(1)方法一:H2S热分解法,反应式为:2H2S(g)?2H2(g)+S2(g)△H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的分解实验.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t后,测得如图所示H2S转化率曲线图.其中a为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为未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①△H>0(“>”、“<”或“=”),
②若985℃时,反应经t min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tmin内反应速率v(H2)=$\frac{0.4c}{t}$mol/(L•min)(用含c、t的代数式表示).
③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
(2)方法二:以CaO为吸收体,将生物材质(以C计)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反应装置由气化炉和燃烧炉两个反应器组成,相关反应如下表所示:
流程1:气化炉中产生H2流程2:燃烧炉中CaO再生
通入水蒸气,主要化学反应:
I:C(s)+H2O(g)?CO(g)+H2(g) K1
II:CO(g)+H2O(g)?CO2(g)+H2(g) K2
III:CaO(s)+CO2(g)?CaCO3(s) K3
通入纯氧,主要化学反应:
IV:C(s)+O2(g)=CO2(g)△H=-393.8kJ•mol-1
V:CaCO3(s)=CaO(s)+CO2(g)
①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K=K1•K2•K3.(用K1、K2、K3表示)
②对于可逆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H=-87.9kJ•mol-1;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H2产量的是AC.(填字母编号)
A.降低体系的温度                B.使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加倍
C.适当增加水蒸气的通入量        D.增加CaO的量,提高CO2的吸收率
(3)方法二与方法一相比其优点有实现了吸收剂CaO的循环,降低能耗(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中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
A.12C   14CB.O2  O3
C.SO2  SO3D.CH3CH2COOH 与CH3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则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
A.肯定是NO2气体B.肯定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
C.肯定是NO与O2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中,结论正确且与现象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在 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Na Na溶解,生成沉淀 有Cu产生
 B 将浓氨水滴加至烧瓶中的CaO上 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有氨气生成
 C 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变为黄色 稀H2SO4具有氧化性
 D 将氨气通入I2-淀粉溶液中 溶液蓝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