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丁苯酞(J)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脑缺血的药物,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⑤苯环上的卤原子在常压下遇到NaOH溶液很难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溴原子
(2)D的系统命名是2-甲基-1-丙烯;J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tackrel{Fe}{→}$+HB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H)2$\stackrel{△}{→}$+Cu2O↓+2H2O.
(5)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6)G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任写出其中两种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意2种.
(7)由甲醛、化合物A与液溴为原料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一苯基乙醇.
A$\stackrel{反应条件1}{→}$K$\stackrel{反应条件2}{→}$L$→_{H_{2}O}^{HCHO}$
反应条件1为Br2、光照;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镁、乙醚;L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E为(CH33CBr,可知D为,根据信息①可知F为(CH33CMgBr,C能发生银镜反应,由G的结构逆推可知C为,则B为,A为.根据题中已知①,由G可推知H为,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则J为
(7)由甲醛和合成2一苯基乙醇,可以用甲苯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生成一氯甲苯,再与镁、乙醚作用生成再与甲醛反应可得2一苯基乙醇.

解答 解: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E为(CH33CBr,可知D为,根据信息①可知F为(CH33CMgBr,C能发生银镜反应,由G的结构逆推可知C为,则B为,A为.根据题中已知①,由G可推知H为,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则J为
(1)G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溴原子,故答案为:羟基、溴原子;
(2)D为,系统命名是:2-甲基-1-丙烯,J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2-甲基-1-丙烯;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tackrel{Fe}{→}$+HBr,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Br2$\stackrel{Fe}{→}$+HBr;取代反应;
(4)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H)2$\stackrel{△}{→}$+Cu2O↓+2H2O,
故答案为:+2Cu(OH)2$\stackrel{△}{→}$+Cu2O↓+2H2O;
(5)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G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可能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任意2种;
(7)由信息①中的转化可知,甲苯与溴在光照条件下得到,再与Mg/乙醚反应得到,最后与HCHO反应、水解得到2-苯基乙醇,L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Br2、光照;镁、乙醚;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分子、G的结构与反应条件推断,注意对题目信息的理解,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有报道指出,由咖喱原料高度提纯而成的姜黄素(物质E),是全球天然抗肿药物研究的热点.其部分合成路线如图:

请回答下判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羧基.反应A→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C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的结构简式为
(3)A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产物可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4)写出E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E的叙述正确的是ac.
a.E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和聚合反应
b.1mol E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的Br2
c.E能与FeCl2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 E最多能与3mol NaOH发生反应
(5)D(C8H803)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10种.
①苯环上的一取代物有3种;②1mol该物质与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消耗3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模拟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X、Y均为惰性电极,模拟海水中富含Na+、Cl-、Ca2+、Mg2+、SO42-、HCO3-等离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是阴离子交换膜B.Y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
C.X电极区域可产生Mg(OH)2D.X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5 NA
B.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D.2 L 0.5 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慎将苯酚固体粉末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热水(>65℃)冲洗
B.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氯水在实验室里均不宜长期放置
C.检验C2H5Cl中的氯元素:将C2H5Cl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AgNO3溶液
D.同温下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可以证明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危化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金属钠、镁着火时,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在2 mL 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氨水、振荡试管,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C.配制230mL 0.1mol•L-1的FeCl3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在烧杯中溶于适量盐酸中,放置至室温后,再转移入250mL容量瓶中进行配制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晶体中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汽油来自于石油化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中含有1~50个碳原子的烷烃及环烷烃
B.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和催化重整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裂化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D.裂化主要是将链烃变为芳香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Ⅰ.实验室常用如图中的装置制备乙炔并检验乙炔的性质:
(1)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2H2↑+Ca(OH)2
(2)实验过程中,为减缓生成乙炔的速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常利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3)B中试剂是硫酸铜溶液;
(4)若C中试剂是溴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Ⅱ.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验证醋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
(1)A中固体试剂是b(选填序号);
a.醋酸钠      b.碳酸氢钠     c.苯酚钠
(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同学认为没有B装置,也可以验证酸性的强弱,你认为合理吗?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原因是:乙酸有挥发性且能和苯酚钠反应,干扰CO2与苯酚钠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所示是一个电化学装置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池是电解池(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
(2)Cu电极的名称是正极(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3)闭合K之前,向乙池中滴加酚酞溶液,闭合K之后,Fe附近的现象是溶液变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4)利用丙池进行电镀铜,C极的电极材料为铜
(5)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则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H2O-6e-=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