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
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 )
A.HCl B.NH3
C.浓H2SO4 D.浓HN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进行下列实验:取30.0 mL牛奶,用盖尔达法分离蛋白质,把氮完全转化为氨,用50.0 mL 0.5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后,剩余的酸用1 mol·L-1 NaOH溶液中和,需38.0 mL。
(1)30.0 mL牛奶中含有多少克氮?
(2)如果蛋白质中含氮16%(质量分数),计算牛奶中含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已知牛奶的密度是1.03 g·mL-1)
提示:盖尔达法:蛋白质硫酸铵
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我们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7年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探究过程:
(1)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伦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液,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弱电离的方程式(生成的两种微粒电子数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ry)提出了质子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微粒在水溶液中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
A.H2O B.NH C.OH- D.HCO
E.CH3COO- F.Cl-
(3)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
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
H+ + - —→ H:OH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①H3BO3+H2OH++B(OH) 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____;
②NaH+H2O===NaOH+H2↑ 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Na在Cl2中燃烧制NaCl B.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
C.Cl2与石灰水作用制漂白粉 D.H2与Cl2充分混合点燃制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电解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化合物溶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的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略去),其中常温
下A、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X中阴阳离子个数相等。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 ;B: ;F: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D: ;
C→E: 。
(3)实验室里,除了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以外,还可以采用
方法(填写具体物质和方法)来制取气体C,干燥气体C常用药品为 。
(4)写出物质X的一种重要用途 ,X的储存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的方法制得的是
①SiO2 ②H2SiO3 ③Fe(OH)3 ④Al(OH)3 ⑤FeCl2 ⑥ CaSiO3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操作1:将1 L 1.00 mol·L-1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1的盐酸中;操作2:将1 L 1.25 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1 L 1.00 mol·L-1 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A.5∶2 B.2∶5 C.1∶1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低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D.若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