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将6.0mol•L-1 H2SO4溶液由10mL稀释至200mL,再从中取出20mL,这2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mol•L-1B.0.30 mol•L-1C.0.15 mol•L-1D.0.5 mol•L-1

分析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结合溶液具有均一性来解答.

解答 解:稀释至200mL后浓度为$\frac{6mol/L×0.01L}{0.2L}$=0.30 mol•L-1,由溶液具有均一性可知,从中取出20mL,这2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0 mol•L-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稀释定律及溶液均一性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溶液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不产生沉淀
B.溶液和胶体都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D.液氨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酒精受热变为气体B.氯化铵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受热熔化D.食盐溶解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是(  )
A.称40.0 g 氢氧化钠固体解于1L水中配成1L的氢氧化钠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
C.将1L 10mol/L的浓盐酸与水混合配成10L溶液
D.从1000mL 2mol/L NaCl溶液中取出500mL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CH4和H2O(g)可发生催化重整反应:CH4(g)+H2O(g)?CO(g)+3H2(g).
(1)每消耗8gCH4转移3mol电子.
(2)已知:①2CO(g)+O2(g)?2CO2(g)△H1=a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2=b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3=ckJ•mol-1
④CH4(g)+2H2O(g)?CO(g)+3H2(g)△H4
由此计算△H4=c+3b-2akJ•mol-1
(3)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发生反应:CH4(g)+H2O?CO(g)+3H2(g)
经过t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平衡时,c(CH4)=0.5mol•L-1
①0~tmin内,该反应的平衡反应速率v(H2)=$\frac{1.5}{t}$mol/(L•min).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75.
③当温度升高到(T+100)℃时,容器中c(CO)=0.75mol•L-1,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①该放电过程中K+和Na+向电极B(填“A”或“B”)移动.
②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3H2+CO+4CO32--8e-=3H2O+5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实验室配制1000mL0.50mol•L-1的Na2CO3溶液,在常用仪器中应选用1000mL的容量瓶,称量时若将法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则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50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配制完毕后,用标准Na2CO3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2CO3溶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若采用上述标准Na2CO3溶液滴定,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次数编号待测盐酸体积(mL)滴入Na2CO3溶液体积(mL)
120.0018.80
220.0016.95
320.0017.05
则c(HCl)=0.85mol•L-1
(3)若盛装Na2CO3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最后所测盐酸浓度偏高,若原来配制所称取的Na2CO3固体中混有Na2CO3•10H2O,则实验误差为偏高(以上两空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常温下向20mL 0.1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40mL,溶液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发生的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H+=HCO3-
②当反应到A点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氯离子浓度除外)c(Na+)+c(H+)>2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元素的M层有4个P电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层不含电子B.该元素是硫元素
C.L层一定有8个电子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