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H2SO4(浓)$\stackrel{Fe}{→}$SO2$\stackrel{BaCl_{2}(aq)}{→}$BaSO3(s)
B.NH3$→_{催化剂,△}^{O_{2}}$NO$\stackrel{H_{2}O}{→}$HNO3
C.SiO2$→_{△}^{NaOH(AQ)}$Na2SiO3(aq)$\stackrel{足量CO_{2}}{→}$H2SiO3
D.NaAlO2$\stackrel{盐酸}{→}$AlCl3(aq)$\stackrel{△}{→}$AlCl3(s)

分析 A、铁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而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B、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D、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铝.

解答 解:A、铁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而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所以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故A错误;
B、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也不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由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则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故C正确;
D、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铝,得不到氯化铝,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转化的应用,主要是铁、氮、铝、硅的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汽车尾气排放的NO和CO都是有毒的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无毒的CO2和N2,减少污染.
(1)已知:N2(g)+O2(g)=2NO(g)△H=+180.0kJ/mol
2C(s)+O2(g)=2CO(g)△H=-221.0kJ/mol
2C(s)+2O2(g)=2CO2(g)△H=-787.0kJ/mol
则尾气转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H=-746kJ/mol.
(2)对于反应2NO(g)+2CO(g)?N2(g)+2CO2(g),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10-4mol/L3.002.251.751.361.001.00
c(CO)/×10-4mol/L4.003.252.752.362.002.00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υ(CO2)=6.25×10-5mol/(L•s).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00.
(3)假设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能提高尾气的转化率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尾气的转化率
C.相同温度下,若NO和CO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50×10-4mol/L和2.00×10-4mol/L,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体系中N2的体积分数低
D.单位时间内消耗NO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时即达平衡状态
(4)用尾气NO2为原料可制新型硝化剂N2O5,原理:先将NO2转化为N2O4,再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源b极是负极(填“正”“负”),生成N2O5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N2O5+2H+,电解一段时间后硝酸溶液的pH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 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2H++H2O2=+2Fe3++2H2O.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下H2O2分解生成O2
【实验Ⅱ】
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 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 5% 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42-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i. 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II记录否定假设 i,理由是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②实验验证假设 ii:取Fe2(SO43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 ii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4H2O+H2O2=+2Fe(OH)3(胶体)+2H+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 II相同,除了产生与 II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至少写两点)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白磷中含共价键数均为4NA
B.1 mol-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 NA
C.1 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分子数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仅用下表提供的实验用品(规格、数量不限),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用品(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
A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三脚架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B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
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胆矾配制1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D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石棉网、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Ti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能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如甲醛、甲苯等)和含氮化合物(如NH3、CN-等)转化为CO2和N2等小分子物质.
(1)Ti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
(2)甲苯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3、sp2
(3)氨气极易溶于水,除氨、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外,还因为氨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4)含CN-的污水毒性极大,用NaClO先把CN-氧化为CNO-,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再将CNO-氧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一种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N2O或CO2等.
(5)某含钛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1mol该配合物中σ键的数目为16 mol或16×6.02×1023
(6)某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该晶胞中氮原子配位数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化学应用的判断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化学应用判断及解释
A燃烧法可以鉴别羊毛和棉线对.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B高锰酸钾可用于水果保鲜错.因为高锰酸钾会氧化水果中的有机物
C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对.因为SiO2有导电性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均可以喝大量食盐水解毒对.因为食盐水有解毒功能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均完全正确的是(  )
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AgNO3溶液检验,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B.将点燃的镁条迅速投入到集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在集气瓶底部继续燃烧
C.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D.向盛有5mL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3滴稀溴水,边加边振荡,立即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检验淀粉已完全水解;在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
B.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C.检验某溶液中含Fe2+:可先向溶液中加入氯气,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D.把0.9mol•L-1硫酸100mL;将18 mol•L-1硫酸5mL移入1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