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写出CuSO4转变为铜蓝的离子方程式Cu2+(aq)+ZnS(s)=Zn2+(aq)+CuS(s).
(2)工业上以黄铜矿CuFeS2)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u2O,Cu2S;验证反应产生的气体是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3)图I是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CO为燃料,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熔融混合物为电解质,图II是粗铜精炼的装置图,假若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

①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CO-2e-+CO32-=2CO2
②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粗铜板应与B极(填“A”或“B”)相连;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Au、Ag以单质形式沉积在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③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CO时,精铜电极的质量变化情况为增加3.2g.
(4)现向一含有Ca2+、Cu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首先生成CuCO3沉淀,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C(填序号)
A.Ksp(CuCO3)<Ksp(CaCO3) B.c(Cu2+)<c(Ca2+
C.$\frac{{c(C{u^{2+}})}}{{c(C{a^{2+}})}}$>$\frac{{{K_{SP}}(CuC{O_3})}}{{{K_{SP}}(CaC{O_3})}}$D.$\frac{{c(C{u^{2+}})}}{{c(C{a^{2+}})}}$<$\frac{{{K_{SP}}(CuC{O_3})}}{{{K_{SP}}(CaC{O_3})}}$.

分析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是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3)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通入CO的一极为负极;
②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粗铜中的Au、Ag,它们在电解槽中的下方,以单质形式沉积在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③根据电子得失守恒以及精铜中铜离子得到电子来计算;
(4)先生成CuCO3沉淀,说明溶液中铜离子生成碳酸铜沉淀需要的碳酸根离子浓度$\frac{Ksp(CuC{O}_{3})}{c(C{u}^{2+})}$小于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需要的碳酸根离子浓度$\frac{Ksp(CaC{O}_{3})}{c(C{a}^{2+})}$,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ZnS的溶解度小于铜蓝(CuS),CuSO4转变为铜蓝的离子方程式:Cu2+(aq)+ZnS(s)=Zn2+(aq)+CuS(s),故答案为:Cu2+(aq)+ZnS(s)=Zn2+(aq)+CuS(s);
(2)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该反应中铜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铜元素在该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Cu2O,Cu2S;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所以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故答案为:Cu2O,Cu2S;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3)①CO具有还原性,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2-═2CO2
故答案为:CO-2e-+CO32-=2CO2
②因A为负极,B为正极,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B相连;Au、Ag比较稳定,不反应,以单质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失去电子变成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故答案为:B; Au、Ag以单质形式沉积在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③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 CO时,电极反应式:CO-2e-+CO32-=2CO2,失去电子为$\frac{1.12L}{22.4L/mol}$×2=0.1mol,精铜电极电极反应式:Cu2++2e-=Cu,由电子得失守恒可知Cu2+的物质的量为$\frac{0.1mol}{2}$=0.05mol,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的质量为:0.05mol×64g/mol=3.2g,
故答案:增加3.2g;
(4)碳酸铜、碳酸钙的溶度积分别为:Ksp(CuCO3)=c(Cu2+)•c(CO32-)、Ksp(CaCO3)=c(Ca2+)•c(CO32-),向一含有Ca2+、Cu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首先生成CuCO3沉淀,说明铜离子生成碳酸铜沉淀需要的碳酸根离子浓度小于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需要的碳酸根离子,即$\frac{Ksp(CuC{O}_{3})}{c(C{u}^{2+})}$<$\frac{Ksp(CaC{O}_{3})}{c(C{a}^{2+})}$,整理得:$\frac{{c(C{u^{2+}})}}{{c(C{a^{2+}})}}$>$\frac{{{K_{SP}}(CuC{O_3})}}{{{K_{SP}}(CaC{O_3})}}$,故答案为:C.

点评 考查溶解平衡以及沉淀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SO2的检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有关计算、粗铜的精炼等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氧化性:Z>Y>XB.最高正化合价:Z>Y
C.原子半径:Z<Y<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上合成a-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

已知:
R-OH+HBr  H2O→R-Br+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面积比为1:1:4:4.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B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5)G可以与H2O催化加成得到化合物H,请写出H可能的结构简式(写一种即可)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有3种环境的氢原子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中含六元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目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1)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气体Y中还有H2的原因是H2SO4変稀后与Fe生成H2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B中品红不褪色且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E中固体由黑变红和F中固体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金属钠在实验室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切下一小块钠进行化学实验,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小刀、玻璃片(或培养皿)、滤纸(或吸水纸),金属钠失火时,应该用干沙土灭火.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填化学式)作还原剂,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的现象是先变红后退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化学事实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中:c(H+)+c(HSO3-)+2c(H2SO3)═c(OH-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有些化学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将pH=3的HA和PH=11的BOH等体积混合后pH>7,可能生成了弱酸强碱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制取4.78kg的普通玻璃(化学式为Na2O•CaO•6SiO2)的同时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原因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发生反应的产物
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催化技术可处理汽车尾气:2NO+2CO?2CO2+N2,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O 和CO,不同时间NO 和CO 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s012345
c(NO)/×10-3 mol•L-11.000.450.250.150.100.10
c(CO)/×10-3 mol•L-13.603.052.852.752.702.70
A.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1.875×10-4 mol•L-1•s-1
B.在该温度下K=5
C.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NO 转化率大于90%
D.某时刻再充入0.1 mol NO,0.36 mol CO,重新达平衡后CO 浓度比原平衡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