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25T2
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9:11.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42-)>c(H+)>c(OH-);.
(2)25℃时,用0.01mol/LNaOH溶液滴定0.02mol/L 的硫酸,中和后加蒸馏水稀释到5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NaOH溶液②少加1滴NaOH溶液(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溶液中c(OH-)之比是106:1.
(3)25℃时,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为8,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发生的现象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AlO2-+H2O=Al(OH)3↓+CO32-
(4)已知25℃时:
难溶物Fe(OH)2Fe(OH)3Zn(OH)2
Ksp8.0×10-168.0×10-381.0×10-17
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4•7H2O的过程中,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硫酸和H2O2溶解.当加碱调节pH为2.7时,铁刚好完全沉淀而锌开始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假定Zn2+浓度为0.1mol/L).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和原因是Zn2+和Fe2+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sp相近.(lg2=0.3   lg3=0.48)

分析 (1)T2℃时,pH=11的苛性钠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是0.1mol/L,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说明稀硫酸过量,则$\frac{{0.1{V_1}-0.1{V_2}}}{{{V_1}+{V_2}}}=0.01$,解得V1:V2=9:11.溶液显酸性,则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42-)>c(H+)>c(OH-);
(2)①中c(OH-)=0.01mol/L×5×10-5/0.005L=1×10-4mol/L,②溶液中c(H+)=1×10-4mol/L,溶液中c(OH-)=10-14/1×10-4mol/L=1×10-10mol/L,所以①和②溶液中c(OH-)之比=1×10-4mol/L:1×10-10mol/L=106:1;
(3)25℃时,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为8,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为11,这说明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所以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HCO3-+AlO2-+H2O=Al(OH)3↓+CO32-,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由白色沉淀生成;
(4)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为铁离子,因此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溶解后铁变为硫酸铁.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当铁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为10-5mol/L,则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root{3}{{\frac{{{{10}^{---39}}}}{{{{10}^{---5}}}}}}=5×{10^{---12}}mol/L$,所以氢离子浓度是2×10-3mol/L,pH=2.7,因此加碱调节pH为2.7时铁刚好完全沉淀.Zn2+浓度为0.1mol/L,根据氢氧化锌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开始沉淀时的氢氧根浓度为=$\sqrt{\frac{{{{10}^{-17}}}}{0.1}}$=10-8mol/L,氢离子浓度是10-6mol/L,pH=6,即继续加碱调节pH为6时锌开始沉淀.如果不加双氧水,则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由于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锌的溶度积常数接近,因此在沉淀锌离子的同时亚铁离子也沉淀,导致生成的氢氧化锌不纯,无法分离开Zn2+和Fe2+

解答 解:(1)混合液的pH=2,酸过量,c(H+)=$\frac{n({H}^{+})-n(O{H}^{-})}{{V}_{总}}$=$\frac{0.1mol/L×{V}_{2}L-0.1mol/L×{V}_{1}L}{{V}_{1}+{V}_{2}}$=0.01,
解之得:$\frac{{V}_{1}}{{V}_{2}}$=9:11,
c(Na+)=0.1×9/(9+11)=0.045mol/L
c(SO42-)=0.05×11/20=0.0275mol/L
c(H+)=0.01mol/L
硫酸过量溶液显酸性,c 则(H+)>c (OH-),
故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 (Na+)>c (SO42-)>c (H+)>c (OH-),
故答案为:9:11;c(Na+)>c(SO42-)>c(H+)>c(OH-).
(2)①多加了1滴NaOH溶液,为碱溶液,c(OH-)=$\frac{0.05×0.01}{5}$=10-4mol/L;②少加1滴NaOH溶液,为酸溶液,c(H+)=$\frac{0.025×0.02×2}{5}$=10-4mol/L,c(OH-)=10-10mol/L,则①和②溶液中c(OH-)之比是106:1,
故答案为:106:1;
(3)水解均显碱性,由pH的大小可知,等体积混合时AlO2-促进HCO3-的电离,发生AlO2-+HCO3-+H2O=Al(0H)3↓+CO32-,观察到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AlO2-+HCO3-+H2O=Al(0H)3↓+CO32-
(4)铁加入稀H2SO4和H2O2,可被氧化生成Fe3+,铁刚好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因Ksp=10-39
则c(OH-)=$\root{3}{\frac{1{0}^{-39}}{1{0}^{-5}}}$mol/L≈0.5×10-11mol/L,此时pH=2.7,如锌开始沉淀,则c(OH-)=$\sqrt{\frac{1{0}^{-17}}{0.1}}$mol/L=10-8mol/L,此时pH=6,由表中数据可知Zn(OH)2、Fe(OH)2的Ksp相近,如不加H2O2,则Zn2+和Fe2+分离不开,
故答案为:Fe3+;2.7;6;Zn2+和Fe2+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sp相近;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以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2)另取部分溶液,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此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A.K+、HCO3-、MnO4-B.Al3+、Mg2+、HCO3-
C.Al3+、Mg2+、SO42-D.Al3+、Mg2+、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化合物不能有化合反应生成的是(  )
A.FeCl2B.Fe(OH)3C.Fe(OH)2D.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
(2)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实验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NH4NO3、CaCO3、BaCl2
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含有K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有机溶剂里若mmolPCl5跟mmolNH4Cl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生成4mmolHCl,同时得到一种白色固体R.R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测得R的蒸气密度为折算成标准状况下15.54g•L-1.试回答:
(1)通过计算推导R的化学式.
(2)分子结构测定表明,R分子为环状,且同种元素的原子在R分子中化合价相同,用单键“-”和双键“=”把分子里的原子连起来,写出R分子的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PNA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抗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增塑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R1CH=CHR2 $\stackrel{KMnO_{4}/}{→}$R1COOH+R2COOH   (R1、R2代表烃基)
(R1、R2、R3代表烃基
请回答:
(1)A分子中只有一个氯原子,A→B的化学方程式是
(2)C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
(3)D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分子中有支链,D的结构简式是
(4)E→F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5)E的结构简式是
(6)C与F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增塑剂PN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与C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14.6g香豆素完全燃烧
生成39.6g CO2和5.4g H2O.
①香豆素的分子式是C9H6O2
②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香豆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分子中含有基团
b.分子中除一个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
c.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得到两种一氯代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O,用于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点燃Ⅰ处酒精灯,缓慢滴入甲酸.
③在完成某项操作后,点燃另外两处酒精灯.
④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待产物冷却至室温后,收集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甲酸在浓硫酸条件下能分解生成CO和H2O,体现浓硫酸具有B.
A.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2)NaOH溶液的作用是洗气,除去酸性气体.实验步骤③某项操作是指检验CO的纯度;
(3)若干燥管中的固体颗粒堵塞干燥管的出口,则装置Ⅱ中出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该实验能证明HCOOH受热产物中有CO的现象为:装置IV中黑色固体变红,装置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实验步骤④中酒精灯I、III和Ⅳ的熄灭顺序为IV、I、Ⅲ.
Ⅱ.学习小组查阅资料知:
①Cu的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而Cu2O的颜色也为红色或砖红色.
②4CuO$\frac{\underline{\;灼烧\;}}{\;}$2Cu2O+O2↑    
③Cu2O+2H+=Cu+Cu2++H2O
因此对CO充分还原CuO后所得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下列设计方案:取该红色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6)请你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并简述理由:
方案:合理,理由:因为Cu2O可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Cu2+,会使溶液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其结构判断该含氧酸为强酸B.O原子与H、Cl都形成σ键
C.该分子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IA族统称为碱金属,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一定在IIA 族
C.含离子键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含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