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与A、B、C均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B.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分析 O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O、B连线的三元素为第ⅠA族,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Al元素,根据元素的种类可知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结合对应元素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氢与氧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它不能,故A错误;
B.由原子序数可知,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为O元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故B正确;
C.B为Na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正确;
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看懂图象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B.日常生活中和医院常用无水乙醇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过氧乙酸(    )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具强氧化性,减压蒸馏法制备过氧乙酸的步骤及装置如图:
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与浓H2SO4的混合液体,再缓缓加入适量30%的双氧水.
②不断搅拌并控制B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一段时间.
③接入冷凝管和抽气泵,在锥形瓶中收集得到产品.
不同反应物比例,实验测得生成过氧乙酸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见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反应物比例
CH3COOH/H2O2
反应时间(小时)
0.51357
2:17.388.469.4211.2613.48
1:110.5612.9213.5420.7220.70
1:26.147.107.9610.3812.36
(1)C仪器中冷水流入口是a(填a或b),生成过氧乙酸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H2O2$\frac{\underline{\;浓硫酸\;}}{\;}$CH3COOOH+H2O.
(2)反应物最佳比例($\frac{C{H}_{3}COOH}{{H}_{2}{O}_{2}}$)是1:1,反应所需时间约5(选填1、3、5、7)小时.
(3)为更好控制反应温度,应增加的措施是B用带温度计的水浴控温.
(4)请设计实验比较Fe3+、Cu2+对过氧乙酸的催化效率.
可供选择的试剂和器材有:a.过氧乙酸溶液;b.1mol/L的FeCl3溶液;c.0.5mol/L的Fe2(SO43溶液;d.0.5mol/L的CuCl2溶液;e.1mol/L的CuSO4溶液;f.计时器;g.测量气体体积的针筒.
你选泽的试剂及器材是a、f、g(选填序号)实验方案是试管连接针筒,检查装置气密性,取等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或a)加入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量的0.5mol/L的Fe2(SO43溶液(或c)和Imol/L的CuSO4溶液(或e),记录相同时间产生气体体积(或产生等体积气体的时间).
(5)产品含量测定.
取2.00mL过氧乙酸试样稀释成100mL,从中取出5.00mL,滴加酸性KmnO4溶液至恰好粉红色,以除去残余H2O2,加入10mL10%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摇匀,用0.1000mol/L的Na2S2O3标准液达到至终点(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13.20mL,Na2S2O3标准液.该样品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6.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铅及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根据图1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且比碳多4个电子层,则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IVA族.
(2)反位条件的控制在工业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铅块制成铅花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途径I中不用14mol•L-1的浓硝酸制备硝酸铅的原因是用14 mol•L-1的浓硝酸反应时,含等物质的量HNO3时,浓硝酸溶解的铅较少,且放出的污染气体较多.
(3)写出(CH3COO)2Pb溶液[(CH3COO)2Pb 为弱电解质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2Pb+2I-═PbI2↓+2CH3COO-
(4)取75.8g (CH3COO)2Pb•nH2O样品在N2气氛中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样品在75℃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
①(CH3COO)2Pb•nH2O中n=3.
②150~200℃间分解产物为PbO和一种有机物M,M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则该温度区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2Pb $\frac{\underline{\;150-200℃\;}}{\;}$PbO+(CH3CO)2O.
(5)T℃时,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mL 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中,用250mL洁净的锥形瓶接受流出液,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盛放到锥形瓶中,加入酚酞,用0.0025mol•L-1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次,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则T℃时PbI2的Ksp=4.000×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C(s)+H2O(g)→CO(g)+H2(g)+Q,反应过程中能量(E)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压强时,Q的值增大B.升高温度时,Q的值减小
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Q=E3-E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B.原子半径大小S>Na>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金属性强弱Na<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D.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C5H1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目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与叙述相符的是(  )
A.2个-CH3,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B.3个-CH3,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
C.3个-CH3,能生成2种一氯代物D.4个-CH3,能生成2种一氯代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化学反应 3A?2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 的浓度 c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

序号

01020304050
15002.01.61.31.00.80.8
2500C21.20.80.80.80.8
3500C31.71.31.01.01.0
46002.01.10.90.90.90.9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 1 中,反应在10min~20min 内A平均速率为0.03 mol/(L•min)
(2)在实验 2 中,A 的初始浓度 C2为2.0 mol/L,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v1(填<、>或=),且C3>  2.0mol/L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