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_{2})×c({H}_{2})}{c(CO)×c({H}_{2}O)}$,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70080083010001200
K1.671.111.000.600.3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g)+CO2(g)?CO(g)+H2O(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如果此时测得CO2为0.5 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常数符合下列关系式:$\frac{c(C{O}_{2})}{3c(CO)}$=$\frac{c({H}_{2}O)}{5c({H}_{2})}$,则此时温度700℃

分析 A.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
B.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利用三段式计算出此时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计算浓度商和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比较判断;
D.根据关系式计算平衡常数,比较判断温度.

解答 解:A.依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故A错误;
B.表中数据分析,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0           0                  1           1
变化量(mol):0.5        0.5               0.5       0.5
5nim的量(mol):0.5      0.5           0.5        0.5
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故Qc=$\frac{0.5×0.5}{0.5×0.5}$=1,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常数符合下列关系式:$\frac{c(C{O}_{2})}{3c(CO)}$=$\frac{c({H}_{2}O)}{5c({H}_{2})}$,则K=$\frac{c(C{O}_{2})×c({H}_{2})}{c(CO)×c({H}_{2}O)}$=0.6,此时温度为100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理解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应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可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H<0,如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进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大A的浓度;②缩小容器的容积;③增大B的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A.B.②④C.②⑤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时,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 CH2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5NA
C.1.68g Fe 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9NA
D.17g 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溶液润洗后,注入待测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用蒸馏水将锥形瓶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滴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从黄色变为橙色时,停止滴定.
(2)图1中,第②步“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方法正确的是②,如果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由此对测定结果形成的影响是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图2中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3.60mL.
(4)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0.000.2024.10
第二次20.003.0027.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12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草酸铁晶体Fe2(C2O43•xH2O通过相关处理后可溶于水,且能做净水剂,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量5.20g草酸铁晶体进行处理后,配制成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步骤2: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先加足量稀H2SO4酸化,再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加热至溶液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3:用0.020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2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1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2、步骤3的操作2次,分别滴定消耗0.0200mol/LKMnO4溶液为V2、V3mL.
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KMnO4溶液的浓(mol/L)KMnO4溶液滴入的体积(mL)
10.0200V1=20.02
20.0200V2=23.32
30.0200V3=19.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酸铁溶液能做净水剂的原因Fe3++3H2O?Fe(OH)3(胶体)+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该实验步骤1和步骤3中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玻璃棒外,需用下列仪器中的A、C、D、F(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E.漏斗             F.250mL容量瓶
(3)实验步骤2中 KMnO4氧化草酸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
(4)步骤3滴定时是否选择指示剂否(是或否);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30s内浅紫红色不褪去.
(5)在步骤3中,下列滴定操作使测得的铁含量偏高的有AB.
A.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直接注入KMnO4溶液
B.滴定管尖嘴内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6)实验测得该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x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B.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2
C.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三氯化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已知:BCl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易潮解)实验室制备三氯化硼的原理为:B2O3+3C+3Cl2$\frac{\underline{\;\;△\;\;}}{\;}$2BCl3+3CO

(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如图1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不用收集)
①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1,装置C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6H+=3Cl2↑+3H2O.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A、B、C和下列装置如图2(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1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G→E→H→J→H→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将BCl3冷凝为液体收集.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干燥的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③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三氯化硼接触潮湿空气时会形成腐蚀性浓厚白雾,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C13+3H2O=H3BO3+3H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A~D四组,每组有两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将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溶液    将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
B.将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      将过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
C.将0.1molCl2通入含0.2molFeBr2的溶液中    将0.3molCl2通入含0.2molFeBr2溶液
D.将过量BaCl2溶液与少量Na2SO4溶液相混合    将少量Ba(OH)2溶液与过量MgSO4溶液相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Na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2OH-+H2
B.FeCl3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2Fe3++2I-═2Fe2++I2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4H2O
D.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