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进行可逆反应2SO2+O2?2SO3  反应2min后,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加热
(1)2min内,S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4mol,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mol
(2)若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O2)=0.05mol/(L•min)
(3)若用S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SO3)=0.1mol/(L•min).

分析 (1)先计算出氧气减少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方程式计算出2min内二氧化硫减少、三氧化硫增加的物质的量;
(2)根据n=$\frac{\frac{△n}{V}}{△t}$计算出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3)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计量数成正比计算出用S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解答 解:(1)反应2min后,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SO2+O2?2SO3可知,二氧化硫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三氧化硫增加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
故答案为:0.4mol;0.4mol;
(2)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O2)=$\frac{\frac{0.2mol}{2L}}{2min}$=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mol/(L•min);
(3)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SO3)=2v(O2)=2×0.05mol/(L•min)=0.1mol/(L•min),
故答案为:0.1mol/(L•min).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
B.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Al(OH)3胶粒能够净水,则Fe(OH)3胶粒能(填“能”或“不能”)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回答①②:
①打开K2,闭合K1
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物质生成.
②打开K1,闭合K2
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锌极镀上一层红色物质;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2)根据图2回答③④:
③将较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4H+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64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
(1)实验时,滴定管中应盛A(选A或B)溶液.
(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4.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5,原因是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7.
(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4.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A为多元强酸.
(4)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为R-+H2O?OH-+HR.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③⑤(填序号).
①c(MOH)>c(M+)>c(R-)>c(H+)>c(OH-)  ②c(HR)>c(M+)>c(R-)>c(OH-)>c(H+
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
⑤c(M+)+c(H+)=c(R-)+c(OH-)             ⑥c(MOH)=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由于金属锌本身的价值不高,在我国工业锌废料的回收利用率比较低.某课题组研究利用含少量铜、铁的粗锌制备硫酸锌及相关物质的资源综合利用,其工艺流程图(图中加入的物质均为足量)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Fe(OH)3Cu(OH)2Zn(OH)2CuSZnS
Ksp4.0×10-385.0×10-202.0×10-168.5×10-451.2×10-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Fe(OH)3;加入固体B的主要作用是将Cu2+(或铜)从溶液Ⅱ中分离出来.
(2)粗锌中的铜与稀混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若溶液II中c(Cu2+)为0.05mol•L-1,则溶液II的pH≤5.
(4)若B是Zn,取8.320gC完全溶解于500mL 1mol•L-1稀硝酸中,共收集到2240mL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刚好生成沉淀最多,此时所得沉淀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14.7~14.85g;若B是另一种物质,取部分C于试管中,加入盐酸后产生了有臭鸡蛋味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S+2H+=Zn2++H2S↑.
(5)溶液III还可以与(NH42S溶液反应制备ZnS,实际生产中选用(NH42S溶液而不是Na2S溶液作为反应物,是因为后者制得的ZnS中会含有较多的Zn(OH)2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电镀厂镀铜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离子,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该厂拟定下列流程进行废水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处理废水流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氧化-还原法;
(2)②中反应后无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
(3)步骤③中,每处理0.4mol Cr2O72-时转移电子2.4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取少量待测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再加Na 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请使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5)目前处理酸性Cr2O72-废水多采用铁氧磁体法.该法是向废水中加入FeSO47H2O将Cr2O72-还原成Cr3+,调节pH,Fe、Cr转化成相当于:(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价态)的沉淀.
处理1mol Cr2O72-,需加入a 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x=0.5,a=8                 B.x=0.5,a=10
C.x=1.5,a=8                 D.x=1.5,a=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c(H2C2O4)+c(HC2O4-)=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c(Na+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挥发B.不能与水互溶C.能燃烧D.不能和乙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