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0.2mol | B. | 0.6mol | C. | 0.8mol | D. | l.0mol |
分析 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23.2gCO2和H2O,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7.2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23.2g-7.2g=16g,根据n=$\frac{m}{M}$计算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n(混合气体)=2n(O2).
解答 解: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23.2gCO2和H2O,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7.2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O2)=23.2g-7.2g=16g,所以n(O2)=$\frac{16g}{32g/mol}$=0.5mol,
根据方程式可知n(混合气体)=2n(O2)=2×0.5mol=1mo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过氧化钠的性质等,注意理解固体质量变化的原因,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的现象 | |
A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B | 淀粉KI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现象 |
C | AlCl3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氯水 | 红纸条褪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OCH3 | B. | CH3CH2OH | C. | CH3CH2CH3 | D. | CH3COCH2C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向2mL0.1mol/LBaCl2 溶液(填化学式)中通入SO2 | 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
实验操作 | 实验数据 |
向烧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mol/L的BaCl2溶液25mL,再加入25mL植物油,冷却至室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 ![]() 图1:向BaCl2(无氧)溶液中通入SO2 |
向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 0.1mol/L的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 ![]() 图2:分别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Na<Cl | B. | 热稳定性:HCI<HF | ||
C. | 离子半径:F-<Mg2+ | D. | 碱性:NaOH<Mg(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C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强酸和1 mol强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 |
B. | 热化学方程式中表明的热量是指每摩尔反应物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
C. | 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 |
D.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用分数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C>D>E | |
B. | A2E6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 |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E>HnD | |
D. | B、C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存在离子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
B. | ![]() 乙装置: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 |
C. | ![]()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
D. | ![]() 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