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和不需要的仪器;
(2)容量瓶是非常精密的仪器,不能受热,故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也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储存溶液,据此分析;
(3)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故配制出500mL溶液,根据质量m=CVM来计算;
(4)根据选项中各量的计算公式来分析;
(5)根据c=$\frac{n}{V}$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
解答 解:(1)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不需要的仪器有ABC,还需要的有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ABC,烧杯和玻璃棒;
(2)容量瓶是非常精密的仪器,不能受热,故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也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储存溶液.
A.容量瓶的唯一的功能是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故A正确;
B.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溶液,配制完成后应立即装瓶,故B错误;
C.容量瓶只有唯一的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故C错误;
D.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与加热溶解固体溶质,故D错误.
故选BCD;
(3)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故配制出500mL溶液,所需的氢氧化钠的质量m=CVM=0.1mol/L×0.5L×40g/mol=2.0g,故答案为;2.0;
(4)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n=CV,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A错误.
B.溶液的浓度c=$\frac{1000ρω}{M}$,与所量取的体积无关,故B正确.
C.溶液中Na+的数目N=CVNA,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C错误.
D.溶液的密度与所量取溶液的体积无关,故D正确.
故选:BD;
(5)A.烧杯未进行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即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C正确;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D错误;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E正确;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F错误.
故选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易错题是(3)题,注意需要450mL溶液,因为没有450mL的容量瓶,有500mL的容量瓶,所以要配制500mL溶液,所称量固体的质量或量取溶液的体积应等于配制500mL溶液时所用的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出现蓝色浑浊 | B. | 钠块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 | ||
C. | 有气体产生 | D. | 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④ | B. | ①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 |
B. | 电解初期,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frac{\underline{\;通电\;}}{\;}$CuSO4+H2↑ | |
C. | 电解一段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 |
D. | 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操作及现象 |
ⅰ |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
ⅱ |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
实验序号 | 操作、现象 |
ⅲ |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
ⅳ | 取2mL 0.1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s | B. | 2s | C. | 4.4s | D. | 1.33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