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 |
B. | NaOH+HCl═NaCl+H2O | |
C. | CaO+H2O═Ca(OH)2 | |
D. | NH4Cl$\frac{\underline{\;加热\;}}{\;}$NH3↑+HCl↑ |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A.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反应中存在Cl、H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NaOH+HCl═NaCl+H2O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aO+H2O═Ca(OH)2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NH4Cl$\frac{\underline{\;加热\;}}{\;}$NH3↑+HCl↑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征为解答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O的质量是16g/mol | B. | 12g镁原子的个数为NA | ||
C. | CO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 D. | 氢的摩尔质量为2g/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相同浓度的HX和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HX<HY | |
B. |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X和NaY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 |
C. | 向10mL0.1mol/L的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mol/L的HY,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 (Y-)>c (HCO3-)>c (H+) | |
D. | 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X和HY溶液分别用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前者大于后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0.1mol•L-1CuSO4 | 沉淀变为黑色 | Ksp(ZnS)>Ksp(CuS)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该溶液中存在I- |
C | 向1.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 溶液呈黄色 | NaHCO3溶液呈碱性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ol•L-1 NH3•H2O 的 pH 小于13 | |
B. | 0.1 mol•L-1 NH4Cl 溶液的 pH 小于 7 | |
C. |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 | |
D. | 0.1 mol•L-1NH3•H2O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裂化汽油可以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 |
B. | 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
C. | 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 |
D. | 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 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 NH4++Al3++2SO42-+2Ba2++5OH-═AlO2-+NH3•H2O+2BaSO4 | |
B. | 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u+4H++SO42-$\frac{\underline{\;\;△\;\;}}{\;}$Cu2++SO2↑+2H2O | |
C. | 20mL1.0mol/L的明矾溶液与10mL3.5mol/LBa(OH)2溶液混合后充分反应: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 |
D. |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