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
分析:A.次氯酸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
B.氯水中含有H+
C.根据C=
n
V
判断容量瓶未干燥是否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
D.铜和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解答: 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所以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时试纸变红,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红色试纸褪色,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H+,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生成气体,故B正确;
C.根据C=
n
V
知,容量瓶未干燥,不能改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所以对配制溶液无影响,故C错误;
D.铜和冷的浓硫酸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但铜和浓、稀硝酸都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1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2)定量分析:如图2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3)加入0.10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可能原因是
 
.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中需1mol/L的NaOH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1000mL,38.0g
B、1000mL,40.0g
C、任意规格,38.0g
D、500mL,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Ag+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2+
C、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烧碱溶液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
D、要证明Fe3+溶液中含有Fe2+可以用NH4SCN溶液和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6Cl2
B、C3H8
C、C2H6O
D、C8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进行某实验需要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约400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是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
C、将溶解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有:①
 
;  ②
 

(5)400ml0.5mol∕L的该NaOH溶液加入到足量的Mg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
 

(6)取0.5mol∕L的NaOH溶液100ml,所含Na+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2.0mol/LCuSO4溶液和1.0mol/L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Fe2+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
B、1.5 mol/L
C、1.0 mol/L
D、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D、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