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分析 A.ⅡA族等元素也可以形成碱;
B.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位置;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氦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是质子数为6的原子碳.

解答 解:A.ⅡA族元素等也可以形成碱,故A错误;
B.原子序数为14的原子为硅,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4,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氦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故C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是质子数为6的原子碳,而碳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很难形成阳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长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求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特点要熟悉,周期表中周期与周期之间,族与族之间含有较多规律,在学习中要善于抓住这些规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B、E为同主族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是短周期中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A的氢化物比元素B的氢化物更稳定
B.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C.原子半径:C>D>B
D.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元素E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
①11.2L氨气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是0.5NA
②在常压、室温条件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③48g 臭氧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④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有的原子数目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H=-95.6 kJ•mol-1
B.稀盐酸与0.1 mol•L-1 K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
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
D.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①BF3 ②CH2=CH2③苯 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下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其中再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增大
B.离子浓度大小比较:c(CH3COO-)>c(Na+)>c(OH-)>c(H+
C.向其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呈中性时,c(Na+)=c(CH3COO-
D.加水稀释时$\frac{c(C{H}_{3}C{O}^{-})}{c(N{a}^{+})}$的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短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BA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D与A位于同一主族;E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F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
(2)由A、C、F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1组成的化合物与BA3反应生成B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ClO+2NH3=3HCl+N2+3H2O.
(3)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frac{c({H}^{+})_{甲}}{c({H}^{+})_{乙}}$=10-4;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3-)>c(NH4+)>c(H+)>c(OH-).
(4)NaAlO2浓溶液与乙浓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NH4++H2O═Al(OH)3↓+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的操作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
 实验内容操作解释
A去除二氧化硫中的混有的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洗气二氧化碳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B提纯含氯化铁杂质的氯化钠重结晶氯化铁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大
C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萃取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静置分层
D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蒸馏两者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