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是(  )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发、蒸馏、过滤

分析 根据物质分离的方法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知识及常见仪器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的用途来回答.

解答 解:由图中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
由图中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发;
由图中第三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馏;
由图中第四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
故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萃取、蒸发、蒸馏、过滤.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装置及仪器的使用,把握分离原理及仪器的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pH=14的溶液中:CO32-、Na+、S2-、AlO2-
B.室温下水电离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C.室温下$\frac{c({H}^{+})}{c(O{H}^{-})}$=1012的溶液中:Fe2+、Al3+、NO3-、I-
D.无色溶液中:Al3+、NH4+、Cl?、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稀H2SO4>Fe3+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D.若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100mL溶液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
阳离子K+、Ba2+、Fe2+、Al3+、Fe3+、Mg2+
阴离子OH-、HCO3-、CO32-、Cl-、NO3-、SO42-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无明显变化.③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且反应溶液总阴离子的种类不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K+、Fe3+
B.实验③中的气体不可能为CO2
C.综合分析判断,原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为:Fe2+、Mg2+、Cl-、NO3-、SO42-
D.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现代采金技术先以NaCN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还原Na[Au(CN)2]生成金.“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O2,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恒容密闭的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frac{n({H}_{2})}{n(C{H}_{3}OH)}$增大
B.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D.该反应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frac{c(C{H}_{3}OH)}{c(CO)c({H}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条件使纯水的pH值减小,其酸性增强
B.100℃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11或3
C.将pH=9的Ba(OH)2溶液与pH=4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为10:1
D.100℃时,pH值均为8的醋酸钠和氨水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之比为10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况)
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
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D.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铜片、银片、CuSO4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盐桥中K+移向CuSO4溶液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相同.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