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 | 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
C. | 氢氧化铜可溶于氨水说明氢氧化铜是两性氢氧化物 | |
D. |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
分析 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氨水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所以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A.硫酸铜先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络合物;
B.配合物中,配位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C.两性氢氧化物是指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氢氧化物,而氢氧化铜不能溶于强碱;
D.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使溶液澄清.
解答 解:A.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澄清,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
B.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故B错误;
C.两性氢氧化物是指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氢氧化物,而氢氧化铜不能溶于强碱,所以氢氧化铜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
D.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Cu(NH3)4]2+而使溶液澄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配合物、配位键的形成以及配离子的结构,难度不大,要明确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是:有提供空轨道的中心原子,有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室温时,某溶液的 pH小于7,则该溶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 |
B. | 室温时,0.1mol•L-1 一元酸 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10-7,则该酸电离度约为0.1% | |
C. | 浓度均为 0.01mol•L-1 的 CH3COOH 溶液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CH3COO- )+c(CH3COOH)=0.02 mol?L-1 | |
D. |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Mg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MgCO3 将会析出,但Ksp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 |
B. | 常温下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 |
C. | 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 |
D. | 常温下将水加热,Kw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⑥ | B. | ①②⑤ | C. | ③⑤⑥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 |
B. | 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 | |
C. | 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 |
D. | 将裂化获得的汽油滴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 | ![]() |
实验目的 | 验证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 验证Fe电极被保护 | 验证乙烯的产生 |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mol) | 2.80 | a | 2.00 | c | d | 1.60 |
n(NO2) (mol) | 0 | 0.96 | b | 2.08 | 2.40 | 2.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胆矾--FeSO4•7H2O | B. | 钡餐--BaCO3 | ||
C. | 明矾--KAl(SO4)2 | D. | 生石膏--CaSO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