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B.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Ba(OH)2与CuSO4溶液反应:Cu2++SO42-+Ba2++2OH-=BaSO4↓+Cu(OH)2

分析 A.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反应生成硝酸铜和Ag,电子、电荷不守恒;
C.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

解答 解:A.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错误;
B.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Ag+=Cu2++2Ag,故B错误;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
D.Ba(OH)2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SO42-+Ba2++2OH-=BaSO4↓+Cu(OH)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I.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6是研细并混合均匀.
②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II.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frac{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a、“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b、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
B.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C.实验室可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D.从碘的CCl4溶液获得单质碘的实验方法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8gH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氧原子的质量为6.4g,所含的电子总数为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甲、乙、丙是中学常见的三种气体单质,相互间反应可制得化肥B.其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族
(1)将B中所含元素填写在如表的恰当位置中(用元素符号表示)
1
2
3
(2)已知反应一是放热反应,画出能量关系示意图2.
(3)为加快反应一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选用恰当的催化剂、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
(4)方法一的化学方程式是3Cl2+8NH3=N2+6NH4Cl.
(5)用方法二也能制得B:甲和丙反应的产物与A反应即可,这两种方法更好的是方法二(填“方
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方法二的原子利用率100%,零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a kJ•mol-1.(a>0),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
体系能量的变化
ABC
120吸收热量:0.25akJ
0.511吸收热量:Q kJ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均约为18%
C.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0.25a kJ
D.若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①的体积改为2L,则平衡时吸收的热量小于0.25a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3,则该温度> 25℃(填“>”“<”“=”),其理由是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w比25℃时大,所以该温度大于25℃该温度下c(OH-)=1×10-7mol/L的溶液呈酸 性(填“酸”“碱”或“中”),若该溶液中只存在HCl溶质,则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2)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①浓度为1.0×10-3mol/L的氨水bL
②c(OH-)=1.0×10-3mol/L的氨水cL
③c(OH-)=1.0×10-3mol/L的Ba(OH)2溶液dL
则a、b、c、d之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d>c
(3)常温下将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倍,则稀释后c(SO42-)与c(H+)的比值约为1:20;将c(H+)相同的HCl,CH3COOH,H2SO4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性糖,能水解且最终产物为一种物质的是(  )
A.蔗糖B.麦芽糖C.淀粉D.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对于实验室制氯气有下列反应: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Cl2,还原产物是Mn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