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Al2O3+6H+=2Al3++3H2O;滤渣①的成分为SiO2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含铝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AlCl3+4NaOH=3NaCl+Na[Al(OH)]4或AlC13+4NaOH=3NaCl+NaAlO2+2H2O;能否将此步骤中的NaOH 溶液更换为氨水?不能(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用氨水,Fe3+与Al3+均沉淀,无法将二者分离(若能,则此空不答).
(3)步骤③中的X 为CO2(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H)4]-=Al(OH)3↓+HCO3-
(4)若铝土矿的质量为mkg,最后得到A12O3的质量为nkg(忽略提取过程中铝元素的损失),则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27n}{51m}×100%$(用含m、n 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步骤①Al2O3、Fe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SiO2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得到滤渣1为SiO2、滤液1中溶质有AlCl3、FeCl3,向滤液1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过滤得到的滤渣2为Fe(OH)3,滤液2中含有NaAlO2、NaOH,向滤液乙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过滤后得到滤渣氢氧化铝,滤液3为碳酸氢钠,加热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固体,反应方程式为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步骤①为Al2O3、Fe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SiO2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得到滤渣1为SiO2
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Al2O3+6H+=2Al3++3H2O;SiO2
(2)步骤②为向滤液1(滤液1中溶质有AlCl3、FeCl3)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其中氯化铝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物额:AlCl3+4NaOH=3NaCl+Na[Al(OH)]4或AlC13+4NaOH=3NaCl+NaAlO2+2H2O;铝离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铁离子也沉淀,无法将铁离子、铝离子分离,故不能用氨水替代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AlCl3+4NaOH=3NaCl+Na[Al(OH)]4或AlC13+4NaOH=3NaCl+NaAlO2+2H2O;不能;若用氨水,Fe3+与Al3+均沉淀,无法将二者分离;
(3)步骤③为向偏铝酸钠中加入过量的X最终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应为二氧化碳,反应为:CO2+[Al(OH)4]-=Al(OH)3↓+HCO3-
故答案为:CO2;CO2+[Al(OH)4]-=Al(OH)3↓+HCO3-
(4)得到A12O3的质量为nkg,则其中铝元素的质量为$\frac{27}{51}×n$ kg,根据铝元素质量守恒,则原铝土矿中的铝元素质量也为$\frac{27}{51}×n$ kg,故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27n}{51m}×100%$;
故答案为:$\frac{27n}{51m}×10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之间反应、基本实验操作,明确物质性质差异性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每个步骤发生的反应及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实验(如图1)中选用的三种物质名称分别为:A为稀硝酸,B为碳酸钙或碳酸钡,C为硅酸钠或硅酸钾溶液;
(2)乙同学实验(如图2)中: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B处的实验现象为:试纸变蓝;该实验不能完全证明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请简述原因:过量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置换出碘单质,也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能证明溴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Ca2+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含有分子内氢键B.b中Ca2+的配位数为4
C.b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D.a和b中的N原子均为sp3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室温下,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烧杯中的液体5分钟后现象
2mL 1mol•L-1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2mL1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2mL0.2mol•L-1HC1溶液变蓝
2mLl mol•L-1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1KC1无明显变化
2mL1mol•L-1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1CH3COOH溶液变蓝,颜色
较②浅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③的目的是验证Cl-是否影响KI与O2的反应.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I-+O2+4H+=2I2+2H2O.
(3)实验②比实验④溶液颜色深的原因是其他条件相同时,HCl是强电解质,溶液中c(H+)较醋酸大,O2的氧化性较强.
为进一步探究KI与O2的反应,用上述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序号烧杯中的液体5小时后现象
2mL混有KOH的pH=8.5的lmol•L-1KI溶液+5滴淀粉溶液略变蓝
2mL混有KOH的pH=10的lmol•L-1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猜想“pH=10时O2不能氧化I-”,他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猜想.

(4)烧杯a中的溶液为pH=10的KOH溶液.
(5)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2后,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中的溶液逐渐变蓝色.
(6)乙同学向pH=10的“KOH一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退色的原因是3I2+6OH-=IO3-+5I-+3H2O.
(7)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①和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可能是中性条件下,O2的氧化性比较弱,短时间内难以生成“一定量”碘单质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pH=10的KOH溶液中I-被氧化生成I2,I2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3-和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普通钢中加入镍、铬等多种元素可炼成不锈钢
B.硬铝、青铜、金箔都属于合金,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纯金属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X+Y═M+N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溴苯
密度/g•cm-30.883.101.50
沸点℃8059156
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
(1)仪器c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烧瓶内液体的温度.
(2)在a中加入30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8.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HBr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r2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5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进行吸水干燥,静置、过滤.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的结构简式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5)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CuSO4+2NH3•H2O═Cu4O(PO)2↓+3Na2SO4+(NH42SO4+H2O
(1)写出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Ar]3d9;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填元素符号).
(2)PO43-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3)P、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P>S,原因为P元素3p3半充满,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大.
(4)NH3•H2O分子中NH3与H2O之间氢键表示为B.(填序号)
A.N-H…O        B.O-H…N          C.H-N…H        D.H-O…H
(5)氨基乙酸铜分子结构如图,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sp2,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有6个空间运动状态.

(6)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4.82×1024
(7)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p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列出晶体铜的密度计算式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性能优良,比能量高,缺点是废弃电池铅污染严重
B.用玻璃棒蘸取KMnO4(H+)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定其pH
C.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