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0.5mol•L-1的NaHSO3溶液与1.0mol•L-1的NaClO溶液等体积混合:HSO3-+ClO-═SO42-+Cl-+H+
B.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2Fe(OH)3+6H++2I-═2Fe2++I2+6H2O
D.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OH-+4Na++18O2

分析 A.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氢根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NaClO过量,溶液中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结合为HClO;
B.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
C.氢氧化铁与HI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得到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
D.反应本质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再分解生成水以氧气.

解答 解:A.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氢根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HSO3、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NaClO过量,溶液中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结合为HCl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SO3-+2ClO-═SO42-+Cl-+HClO,故A错误;
B.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铁与HI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得到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2Fe2++I2+6H2O,故C正确;
D.反应本质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再分解生成水以氧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H218O+2Na2O2═4Na++4 18OH-+2H2O+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掌握判断,AD选项为易错点,A中学生容易忽略次氯酸钠与酸反应得到HClO,D选项中关键是明确反应本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温度一定时,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A(g)+2B(g)?nC(g) 的反应体系中,C的分数与时间t,压强P1,P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B.P1<P2,n=3C.P1<P2,n>3D.P1>P2,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温下该物质在空气中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的碱式盐,使晶体变成绿色的粉末.下面为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制备以及NH3和SO42-质量百分数的测定实验.
步骤一:硫酸四铵合铜晶体的制备
发生反应为:CuSO4+4NH3•H2O═[Cu(NH34]SO4•H2O+3H2O.现取10g CuSO4•5H2O溶于14mL水中,加入20mL浓氨水,沿烧杯壁慢慢滴加95%的乙醇.静置析出晶体后,减压过滤,晶体用乙醇与浓氨水的混合液洗涤,再用乙醇与乙醚的混合液淋洗,然后将其在60℃左右小心烘干.
步骤二:NH3的质量百分数的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称取0.250g 样品,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80mL水溶解.在另一锥形瓶中,准确加入30mL 0.500mol•L-1 HCl标准溶液,放入冰水浴中.从漏斗中加入15mL 10% NaOH溶液,加热样品,保持微沸状态 1小时左右.蒸馏完毕后,取出插入HCl 溶液中的导管,用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外,洗涤液收集在氨吸收瓶中,从冰水浴中取出吸收瓶,加 2 滴酸碱指示剂,用0.5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去NaOH标准溶液22.00mL.
步骤三:SO42-质量百分数的测定
称取试样0.600g置于烧杯中,依次加入蒸馏水、稀盐酸、BaCl2溶液,水浴加热半小时.过滤,用稀硫酸洗涤.取下滤纸和沉淀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在800-850℃灼烧至再次恒重,得到固体0.699g.
(1)步骤一加入95%乙醇的作用为降低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晶体析出.此步骤进行两次洗涤操作,用乙醇与乙醚的混合液淋洗的目的为下一步烘干温度较低,利用乙醇与乙醚易挥发的性质,得到较干燥的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大量减少下一步烘干所用时间.不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的原因为硫酸四氨合铜蒸发浓缩过程,受热分解可以生成NH3
(2)步骤二装置中15mL 10% NaOH溶液加热样品,保持微沸状态 1小时左右的目的是将氨全部蒸出,从而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通过此步骤测定NH3的质量百分数为27.2%.此实验
装置,如不使用空气冷凝管和冰水浴将使氨气的测定结果偏高(“偏高”、“不变”或“偏低”).
(3)步骤二中,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此实验中所加入的酸碱指示剂为B.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4)步骤三中用稀硫酸洗涤的目的是BaSO4(s)?Ba2+(aq)+SO42-(aq),洗净杂质的同时,SO42-浓度升高使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减少BaSO4的溶解(用必要的方程式和文字说明).该步骤中灼烧过程如果温度过高可生成一种有害气体和一种可溶于水的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SO4+4C高$\frac{\underline{\;高温\;}}{\;}$4CO↑+Ba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光导纤维中成分和沙子中的主要成分相同
C.用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可以区分出CO2和SO2气体
D.SO2的漂白原理与木炭、过氧化钠及湿润氯气的漂白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把铝条插入NaOH溶液中,首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取出洗净后插入Hg(NO32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Hg2+=2Al3++3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混合物分离常用的操作有哪些?
(1)NaCl(泥沙) (2)壬烷(己烷) (3)KNO3(NaCl) (4)乙酸乙酯(乙酸)
(5)甲烷(乙烯) (6)酒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除去溴乙烷中混有的Br2杂质,最佳的方法是(  )
A.用四氯化碳萃取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碘化钾溶液洗涤D.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镁、铁、钨、钒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用途非常广泛.
Mg2Ni是一种储氢合金,已知:Mg(s)+H2(g)=MgH2(s)△H1=-74.5kJ•mol-1
Mg2Ni(s)+2H2(g)=Mg2NiH4(s)△H2=-64.4kJ•mol-1
(1)写出Mg2Ni和MgH2 反应生成Mg和Mg2NiH4的热化学方程式:Mg2Ni(s)+2MgH2(s)═2Mg(s)+Mg2NiH4(s)△H=+84.6kJ/mol
(2)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W(s)+I2(g)?WI2(g),为模拟上述反应,在实验室中准确称取4.5×10-3mol碘、6.0×10-3mol金属钨放置于50.0mL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如图1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45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5;
?②反应从开始到t1(t1=3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1.0×10-2mol•L-1•min-1
③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bc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
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
(3)烟气(主要含SO2、CO2)在较高温度经如图2所示方法脱除SO2,并制得H2SO4
①在阴极放电的物质是O2
②在阳极生成SO3的电极反应式是2SO42--4e-=2S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O2>Fe3+>SO42-
C.溶液的pH:A>B>C
D.A溶液到C溶液,Fe3+浓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