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571.6kJ.mo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反应中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85.8 kJ的热量
C.2H2O(1)=2H2(g)+O2(g)△H=+571.6 kJ.mol-1
D.当反应中有2 mol H-H键断裂,该反应放出571.6 kJ的热量

分析 A.由焓变可知,为放热反应;
B.气态水比液态水的能量高;
C.互为逆反应时,焓变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D.当反应中有2 mol H-H键断裂,可知2molH2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

解答 解:A.由焓变可知,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故A正确;
B.反应物相同,而气态水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反应中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热量小于285.8 kJ,故B错误;
C.由2H2(g)+O2(g)═2H2O(1)△H=-571.6kJ/mol可知,其逆反应为2H2O(1)=2H2(g)+O2(g)△H=+571.6 kJ/mol,故C正确;
D.当反应中有2 mol H-H键断裂,可知2molH2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放出571.6 kJ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状态与能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Fe与足量氯气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C.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D.11.2 L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酒精、汽车在桌面上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C.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以减小误差
D.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铜是用途广泛的金属,可根据铜矿的成分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冶炼铜.
火法炼铜:将辉铜矿(Cu2S)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即可得到铜和一种还原性的气体.
湿法炼铜: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酸性溶液中,可以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氧化成含Fe3+,Cu2+的溶液.某工厂运用该原理冶炼铜的同时制绿矾(FeSO4•7H2O)的工艺如下:Ksp=2.2×10-30,Ksp=2.6×10-39
(1)火法炼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O2═2Cu+SO2
(2)湿法炼铜工艺流程中,为了提高酸浸时的浸取率,本流程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酸的浓度、提高温度、搅拌等(写出一条即可),试剂X为CuO、Cu(OH)2、CuCO3,试剂a为稀H2SO4
(3)配平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4 CuFeS2+17O2+2H2SO4=4 CuSO4+2 Fe2(SO43+2 H2O
(4)已知:常温下Ksp=2.2×10-20,Ksp=2.6×10-38.加入过量的试剂X调节pH=4时,可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2.6×10-8mol/L,若要此时不出现Cu(OH)2沉淀,则溶液中的c(Cu2+)最大不超过2.2mol/L.
(5)由滤液得到绿矾的操作为蒸发浓缩、隔绝空气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图流程:

(1)溶解烧渣选用足量酸的化学式为硫酸,试剂X选用铁屑
(2)固体1成分的化学式是SiO2,固体2成分的化学式Al(OH)3
(3)写出固体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为人类增产粮食、消除饥荒做出巨大贡献的化学成就是(  )
A.合成氨工业B.金属冶炼C.石油工业D.海水综合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①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3种溶液中,由水产生的c(H+)大小顺序是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现有以下有机物:
A.CH3CH2CH2COOH                    B.
C.             D.
E.                       F.         G.
(1)其中,可看做酚类的是G(填写字母,下同);可看做醇类的是B;可看做酯类的是D;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C.
(2)分别写出物质E和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羧基、碳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As),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三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B.“两者同食”发生的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C.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D.已知砒霜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砷,可以推测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