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
③2Fe(NO33+2KClO+10KOH═2K2FeO4+6KNO3+2KCl+5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工艺应在温度较低(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2)写出工业上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K2FeO4可作为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6价的Fe元素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还原产物Fe元素为+3价,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可使泥沙聚沉;
(4)配制KOH溶液时,是在每100mL水中溶解61.6g 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g/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5)在“反应液I”中加KOH固体的目的是
①与“反应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②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反应物;
(6)从“反应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副产品是KNO3、KCl (写化学式).

分析 (1)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利用Fe(NO33与KClO制备K2FeO4,由信息②可知温度较高KOH与Cl2 反应生成的是KClO3
(2)工业是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
(3)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价态高,+6价的Fe元素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还原产物Fe元素为+3价,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可使泥沙聚沉;
(4)根据n=$\frac{m}{M}$计算出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利用V=$\frac{m}{ρ}$计算溶液体积,再根据c=$\frac{n}{V}$计算氢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由工艺流程可知,反应液I中有过量的Cl2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6)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从“反应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会有副产品KNO3、KCl.

解答 解:(1)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利用Fe(NO33与KClO制备K2FeO4,由信息②可知温度较高KOH与Cl2 反应生成的是KClO3.由信息①可知,在低温下KOH与Cl2 反应生成的是KClO.故选择低温较低,故答案为:温度较低;
(2)工业是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价态高,易得电子,表现强氧化性,+6价的Fe元素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还原产物Fe元素为+3价,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可使泥沙聚沉,
故答案为:+6价的Fe元素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还原产物Fe元素为+3价,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可使泥沙聚沉;
(4)61.6g KOH固体的物质的量n=$\frac{m}{M}$=$\frac{61.6g}{56g/mol}$=1.1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61.6g=161.6g,所以溶液的体积V=$\frac{m}{ρ}$=$\frac{161.6g}{1.47×10{\;}^{3}g/L}$=$\frac{161.6}{1470}$L,所以氢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n}{V}$=$\frac{1.1mol}{\frac{161.6}{1470}}$=10mol/L,故答案为:10mol/L;
(5)由工艺流程可知,反应液I中有过量的Cl2反应,加KOH固体的目的是与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反应物,
故答案为:与“反应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反应物;
(6)由工艺流程及③可知,从“反应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会有副产品KNO3、KCl,故答案为:KNO3、KCl.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艺流程的理解与条件的控制、对物质的量浓度理解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如图1.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
(1)上述流程中,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②所选用的装置如图2为D(填装置编号),
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发皿
(2)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根据提供的试剂,则下列滴加顺序错误的是B
A.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B.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
C.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
D.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沉淀a中不溶于盐酸的主要物质为BaSO4(填化学式)
(3)为除尽溶液I中SO42-,则需要加入过量的BaCl2.如何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SO42-沉淀完全,反之未沉淀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当温度分别为T1、T2,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T1<T2
B.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b>a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将体积变为V/2 L
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c(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物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e.采用节能技术,尽可能地降低含碳燃料的用量
(2)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stackrel{光合作用}{→}$C6H12O6+6O2
b.CO2+3H2$→_{△}^{催化剂}$CH3OH+H2O
c.CO2+CH4$→_{△}^{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_{△}^{催化剂}$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a,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填字母)
(3)该题“第(2)问”中的一种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该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是羧基(写名称),写出该有机物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是d(填字母).
a.减压、升温b.增压、升温c.减压、降温d.增压、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A和F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D中的试管里装有液溴.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一l309-1l6
填写下列空白:
(1)A中主要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导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3)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溴,防止污染环境.
(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导管堵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废旧锌锰电池回收处理,既能减少它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实现废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1)回收二氯化锰.将废旧锌锰电池处理,得到含MnO(OH)混合物,向该混合物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试写出MnO(OH)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O(OH)+6HCl (浓)$\frac{\underline{\;\;△\;\;}}{\;}$2MnCl2+Cl2↑+4H2O.
(2)制备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可用作隐形飞机吸收雷达波的涂料.一种以锌锰废电池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的主要流程如图1:

除汞时,铁粉的作用是还原剂(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或“吸附剂”);MnxZn1-xFe2O4中Fe元素为+3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在不同pH下,KMnO4溶液对Hg的吸收率的影响及主要产物如图2.
据图说明pH对Hg吸收率的影响规律随pH的升高汞的吸收率先降低后增加;在强酸性环境下Hg的吸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
(4)锰回收新方法.向含锰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其主要反应为:
2MnO(OH)+MnO2+2H2C2O4+3H2SO4=3MnSO4+4CO2↑+6H2O
①每1molMnO2参加反应时,共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
②新方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生成CO2和H2O不影响MnSO4纯度;反应过程无有毒有害物质生成,不造成二次污染;废物资源化等(答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空气质量指数(AQI)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6种污染物:SO2、NO2、PM10、PM2.5、O3和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
B.PM2.5是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其表面积大,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
C.O3能消毒杀菌,空气中O3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汽车尾气中的CO主要来自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2NO2?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CO2?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3H2?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H2+S(s)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氨的合成不仅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与死亡问题,在国防、能源、轻工业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Ⅰ.以氨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原理为:
2NH3(g)+CO2(g)═CO(NH22(l)+H2O(g)△H=a kJ/mol.
为研究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与反应物投料比($\frac{n(C{O}_{2})}{n(N{H}_{3})}$)及温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反应,并绘出如图(Ⅰ、Ⅱ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a< 0 (填“>”或“<”),判断依据是投料比相同时,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正方向为放热反应.
(2)①投料比:<Ⅱ(填“>”或“<”).
②若n(CO2)起始=10mol,曲线Ⅱ的投料比为0.4,在100℃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至A点,则A点与起始压强比为5:7.
③A点平衡常数与B点平衡常数间的关系:KA=KB(填“>”或“<”或“=”).B点正反应速率与C点正反应速率间的关系为:v(B)<v(C)(填“>”或“<”或“=”).
(3)若按曲线Ⅰ的投料比投料,在上述实验中压缩容器体积至5L,在图中画出反应达平衡时的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为提高CO2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
a.使用催化剂 b.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部分CO(NH22c.将体系中的水蒸气液化分离
氨气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硝酸,其尾气中的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硝酸铵,25℃时,将10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向该溶液中滴加1L某浓度的氨水,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此中性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