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分)已知:正盐A强热可得到B、C、D、E四种物质,B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液体,E、F 是空气主要成分,D能产生酸雨,I为红棕色气体,C与J反应可得A,J、K为两种常见的酸。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检验C的试纸是________,检验D的试剂是________(填试纸、试剂名称)。
(3)写出A强热分解生成B、C、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D通人FeCl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
(5) —定浓度J、K混合后的稀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人铜粉,最多能溶解a g(产生气体只为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人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则①a=________g,②气体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③J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13分)(1)(2分) (2)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 (2分)
(3)3(NH4)2SO46H2O+4NH3↑+3SO2↑+N2↑ (3分)
(4)SO2+2Fe3+2H2O=SO42+2Fe2+4H (3分)
(5)①9.6g (1分) ②2.24L (1分) ③2.5mol/L (1分)

试题分析:B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液体,因此B应该是水。E、F 是空气主要成分,则二者是氮气和氧气。D能产生酸雨,所以D是SO2。SO2能和F反应生成H,则F是氧气,E是氮气,H是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J,J是硫酸。I为红棕色气体,则I是NO2。G和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G是NO。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K是酸,则K是硝酸。C和氧气反应生成NO,且C与J反应可得A,所以C是氨气,A就是硫酸铵。
(1)氮气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其电子式是
(2)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检验。
(3)A强热分解生成B、C、D、E的化学方程式3(NH4)2SO46H2O+4NH3↑+3SO2↑+N2↑。
(4)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铁离子氧化,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2H2O=SO42+2Fe2+4H
(5)硝酸是氧化性酸,所以根据图像可知,O→A发生的反应是Fe+4H+NO3=Fe3+NO↑+2H2O。A→B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Fe3+Fe=3Fe2;B→C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Fe+2H=Fe2+H2↑。三阶段中消耗铁的物质的量分别是5.6g÷56g/mol=0.1mol、(8.4g-5.6g)÷56g/mol=0.05mol、(14.0g-8.4g)÷56g/mol=0.1mol,所以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最终溶液中只有硫酸亚铁,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25mol,因此硫酸的物质的量也是0.25mol,则硫酸的浓度是0.25mol÷0.1L=2.5mol/L。另一份溶液中,氢离子和N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和0.1mol,则根据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氢离子过量,所以NO3完全被还原生成NO,则NO的物质的量是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其中溶解铜的质量是0.15mol×64g/mol=9.6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C、CO       ②AlCl3、Al(OH)3
③Na、Na2O     ④NaOH 、Na2CO3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A、B、C、D、E、F六种元素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E的氯化物ECl2  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且E的核内中子数为20;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其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请填写下列空格:
(1)推断A、B、C、D、E、F六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
(2)C的一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
(4)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____,分子内含有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5)55.5g E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A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B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元素名称为            
(2)C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的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3)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此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4)N≡N的键能为9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通过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更稳定(填“σ”或“π”)。
(5)下列4种物质熔、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为           (填序号).
①金刚石  ②晶体锗  ③晶体硅  ④金刚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甲烷的电子式:
B.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 61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金属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固体,元素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工业上得到单质X的冶炼方法1是     
(2)单质X与试剂1、单质Y与试剂2都能产生Z单质,试剂3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请写出Y与试剂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试剂1是NaOH溶液,单质X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试剂2是盐酸。
①如何检验D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     
②将D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得到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用离子方程式和平衡移动理论说明产生这种分散系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将得到的红色金属M和金属E进行如下框图所示转化,获得高效净水剂K2EO4.(答题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中的M、E均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
(2)检验X中阳离子的方法和现象是                
(3)某同学取X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酸化并加入KI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         
(4)由MSO4的蓝色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蓝色晶体,这些操作中用到的实验仪器除了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          (填写仪器名称)。
(5)某同学利用H2还原MO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示意图。A中试剂是盐酸。

①装置D的作用            
②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首先“加热反应管E”还是“从A瓶中逐滴加入液体”?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③该实验设计是否还有不足之处?若有请指出并改进,如没有本问可不答。
(6)试说明K2EO4可用作高效净水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C3->D->B+>A2+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D>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已知常温下A是黄绿色气体,C是淡黄色固体,E为红褐色胶体。在合适的反应条 件下,他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

(1) 上图F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 简要写出由D制备E胶体的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
(3) 写出B+ C→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 写出B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5)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 容器中,充入2mol L和1molO2,使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则Q_______196. 6kJ (填“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