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溶液中共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⑦③④B.①③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⑤

分析 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故①正确;
②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故②正确;
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故③正确;
④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有无色变化为橙红色,故④正确;
⑤共发生了氯气氧化SO32-、Br-2个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和水发生的氧化反应,共3个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水成分和离子反应的判断,主要考查氯气的氧化性、氯水中盐酸的作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由白色和黑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A,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 $\frac{\underline{\;电解\;}}{\;}$ Cl2↑+H2↑+2OH-
(2)操作②的名称是溶解、过滤,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漏斗、玻璃棒、烧杯.
(3)下列实验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G的发生装置是b;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G,可将气体通入c和d装置,c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d装置中存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4)气体G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必须将尾气进行处理,请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气体G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下列e~i装置中,通常用来吸收气体G的装置是e.
(5)J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防止倒吸,下列e~i装置中,可用于吸收J的是f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I2(g)+H2(g)?2HI(g)△H=-QkJ/mol(Q>0),H-H键能为akJ/mol,H-I键能为bkJ/mol,则I-I键能是(  )
A.b+Q-a kJ/molB.2b-Q-a  kJ/molC.2b+Q-a kJ/molD.b-Q+a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已知:Ksp(MnS)=2.8×10-13]
Ka1Ka2
H2SO31.3×10-26.3×10-8
H2CO34.2×10-75.6×10-11
①0.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H2SO3+HCO3-=HS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标准状况下,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和b分成甲、乙两室,如图所示.在乙室中充入0.06mol HCl,甲室中充入H2、NH3的混合气体,静止时活塞位置如下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1.1g.
(3)甲室中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质量比为4:51.
(4)经过查资料知道HCl+NH3=NH4Cl(NH4Cl常温下是固体),如果将板a去掉,当HCl与NH3完全反应后,活塞b将静置于刻度“2”处(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
A.X:硝酸银溶液,Y:氨气B.X:漂白粉溶液,Y:二氧化硫
C.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D.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C.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Na+  Ba2+  Cl-  SO42-B.K+ AlO2-  NO3-OH-
C.H+ NH4 + Al3+  SO42-D.H+  Cl-  CH3COO-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B.CO→CO2C.CuO→CuD.H2SO4→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