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B. 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
C.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
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 ①H、D、T ②H2O、D2O ③石墨、金刚石 ④和
四组微粒或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II.现有①金刚石 ②干冰 ③Na2SO4 ④NH4Cl 四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
(3)晶体中只存在一种微粒作用力是_______;
(4)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的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E与B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 活动性:Al>Fe>Cu |
B |
|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
C |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 装置气密性良好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第一步实验操作为:将装有CaCO3干燥管下移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
(2)第二步,提起干燥管B,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请指出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
(4)将一支试管中充入20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扣在水槽中,待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H2(g)+Br2(g)2HBr(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 N2O4(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CaCO3(s) CO2(g)+CaO(s)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H2(g)+N2(g) 2NH3(g) 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Cu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性较强的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