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a.镁与硝酸反应生成各气体产物成分及含量随HNO3浓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
b.NO2沸点为21℃;NO沸点为-151℃;
c.2NO2+2OH-═NO3-+NO2-+H2O,NO+NO2+2OH-═2NO2-+H2O.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镁与4mol•L-1硝酸反应的产物.为了证明该反应中生成氮氧化物,请你选择适当的装置并甲乙连接(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

(1)①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该实验反应初始时,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中最多的是NO(忽略烧瓶中存在的O2).
③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DC.
(2)连接好装置后,向装置D中通入微过量的O2
①证明气体产物中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C中酚酞溶液不褪色,D装置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②最后从装置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和氢气.
(3)写出装置C的两个作用:①吸收未被冷却的二氧化氮,②吸收剩余二氧化氮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实验中硝酸被镁还原的产物除气体外,溶液中还可能有一种还原产物,这种还原产物可能是硝酸铵(填化学式),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粉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微热试管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铵根离子产生,产物中含硝酸铵.

分析 (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②图象分析可知,4mol/L硝酸和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主要是NO、NO2,其中NO体积分数最大;
③图象分析可知,装置A中镁与4mol•L-1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NO2沸点为21℃,通过装置B中冰盐冷却剂,二氧化氮冷却,通入装置D,通入氧气装置D中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最后剩余的二氧化氮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2)①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能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②在D装置中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氢气和氮气不能被吸收;
(3)前一个C装置是吸收未被冷却的二氧化氮,在D装置中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硝酸被还成氮的氧化物都为气体,如果不是气体根据化合升降规则可知,应为铵盐,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及红色石饭蕊试纸检验.

解答 解:(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图象分析可知在硝酸浓度4mol/L,该实验反应初始时,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中最多的是NO,
故答案为:NO;
③图象分析可知,装置A中镁与4mol•L-1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NO2沸点为21℃,通过装置B中冰盐冷却剂,二氧化氮冷却,通入装置D,通入氧气装置D中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最后剩余的二氧化氮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DC,
故答案为:BCDC;
(2)①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能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看到C中酚酞溶液不褪色,D装置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证明体产物中有NO生成,
故答案为:C中酚酞溶液不褪色,D装置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②在D装置中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氢气和氮气不能被吸收,所以从后一个C装置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和氢气,
故答案为:氮气和氢气;
(3)前一个C装置是吸收未被冷却的二氧化氮,防止其对后面一氧化氮的检验产生影响,在D装置中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未被冷却的二氧化氮;吸收剩余二氧化氮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硝酸被还成氮的氧化物都为气体,如果不是气体根据化合升降规则可知,应为铵盐,生成的为硝酸铵,可以在所得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的铵根离子产生,产物中含有硝酸铵,
故答案为:硝酸铵;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粉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微热试管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铵根离子产生,产物中含硝酸铵.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产物的测定、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实验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有知识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峰(信号)的是(  )
A.CH3OHB.CH3COOCH3C.C(CH34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50℃时的KCl饱和溶液,降低10℃,下列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剂的质量D.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A.0.1sB.2.5sC.5sD.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②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实验室预配置6mol/LH2SO4溶液,不同浓度的硫酸:
①240mL1.00mol•L-1的硫酸
②150mL3.00mol•L-1的硫酸
③足量的18.00mol•L-1的浓H2SO4
现有三种规格容量瓶:250mL、500mL、1000mL,配制要求: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部分由③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容量瓶的规格是1000mL.
(2)需要18.00mol•L-1的浓H2SO4的体积是29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0],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1)配制FeSO4溶液时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抑制FeSO4的水解.判断FeSO4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适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4溶液变质,无现象则不变质.
(2)实验室通常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其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为了洗涤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d(填字母).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Na2SO4溶液洗          d.用无水乙醇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亚硝酸钠(NaNO2)是重要的防腐剂.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
(3)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方法是取样,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
(4)经检验C产物中除亚硝酸钠外还含有副产物碳酸钠和NaOH,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仪器E的名称是干燥管,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B(填字母);
A.浓H2SO4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5)将1.56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成为亚硝酸钠,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0.24g.
(6)反应后烧瓶A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硝酸,不能直接排放,用NaOH溶液调成中性,再用电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上图2所示.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前四周期的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与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对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E代表的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族.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DE2的电子式是,用电子式表示FM2的形成过程
(3)元素B和M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KF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4溶剂,振荡后现象为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4)B、F、G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比较元素J、K的非金属性强弱,J的非金属性弱于K(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Cl2+H2S=2HCl+S↑或Cl2+Na2S=2NaC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