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有关NH4Fe(SO42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Mg2+、NO3-、Cl-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2I-═Fe2++I2
C.该溶液和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该溶液与足量铜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Fe3+═2Fe+3Cu2+

分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NH4Fe(SO42反应;
B.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电荷守恒;
C.氢氧化钡足量,铵根离子也参与反应;
D.铜的还原性小于Fe,二者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解答 解:A.H+、Mg2+、NO3-、Cl-之间不反应,都不与NH4Fe(SO4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B错误;
C.NH4Fe(SO42水溶液和足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硫酸钡沉淀和一水合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Fe3++2SO42-+2Ba2++4OH-═Fe(OH)3↓+BaSO4
+NH3•H2O,故C错误;
D.该溶液与足量铜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铜、镓、硒、硅等元素的化合物是生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请回答: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从铜原子价层电子结构变化角度来看,高温时CuO与Cu2O的稳定性是CuO<Cu2O(填写“>”、“=”或“<”).
(2)硒、硅均能与氢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则它们形成的组成最简单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分别为V形、正四面体,若“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元素,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则硒与硅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Se>Si(填“>”、“<”).
(3)SeO2常温下白色晶体,熔点为340~350℃,315℃时升华,则SeO2固体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SeO2分子中S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4)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IIA族,该族元素都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5)金刚砂(SiC)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紧邻的C原子数目为12个;若晶胞的边长为apm,则金刚砂的密度为2.66×108a-3或1.6×1032a-3NA-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与反应温度如下表所示,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容器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
NO (g)CO (g)
T10.200.20
T10.300.30
T20.2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比甲中的小
C.T1℃时,若起始时向甲中充入0.40 mol NO、0.40mol CO、0.40mol N2和0.40mol CO2,则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
D.T2℃时,若起始时向丙中充入0.06mol N2和0.12 mol CO2,则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大于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操作及现象结论
A向溴水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后水层为无色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D将1mL KSCN溶液与1mL 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H=-1.9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过氧化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在医疗、军事及工业上用途也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BaO2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O2,每生成1molH2O2,消耗BaO21mol;
(2)用H2O2、硼砂(Na2B4O7)及氢氧化钠可合成过硼酸钠(NaBO3•4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a2B4O7(填化学式);
(3)已知常温下,H2O2?H++HO2-,Ka≈4×10-12,则1mol•L-1H2O2溶液的pH为5.7(已知lg2=0.3)
(4)一种直接电解水并通入O2制取H2O2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电解过程中阳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①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乙烯气体
B.用图②所示装置制备Fe(OH)2并能保持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C.用图③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制取NO并验证其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7g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下,lmol CCl4的体积约为22.4L

C.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均足量)(只有浓度小于1mol•L-1的稀盐酸跟Na2CO3和NaHCO3反应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区分开来,浓度较高则反应现象都是同样的剧烈),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3和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上.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②试管中气球大小(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Ⅰ:Ⅱ=42:53;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凉,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
甲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为研究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注:每组固体全溶解且完全反应)
序号试剂1试剂2混合前
温度
混合后最高或
最低温度
A50mL水2.5g NaHCO3固体20℃18.5℃
B50mL水3.2g Na2CO3固体20℃23.3℃
C50mL稀盐酸2.5g NaHCO3固体20℃17.4℃
D50mL稀盐酸3.2g Na2CO3固体20℃24.4℃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1)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NaHCO3、Na2CO3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形纸槽)、气球、下端带环状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托盘天平和温度计;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两条结论:
a.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吸热或放热)反应;
b.NaHCO3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