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E、F六种元素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E的氯化物ECl2  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且E的核内中子数为20;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其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请填写下列空格:
(1)推断A、B、C、D、E、F六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
(2)C的一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
(4)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____,分子内含有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5)55.5g E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13分)(1)(每空1分)Mg;Al;Cl;C;Ca;N;(2) (每空1分)Cl-  ;(3)O=C=O(1分);
(4)(每空2分) ;极性;(5)(1分)27

试题分析: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则A是第ⅡA族元素。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所以0.4gA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所以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又因为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A的质子数是12,即A是Mg。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则B是Al。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因此C是氯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D是碳元素。E的氯化物ECl2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则化合物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因此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则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1-71=40.又因为E的核内中子数为20,所以质子数是20,即E是Ca元素。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其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因此F是氮元素。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步骤未对应)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实验②                                                                      
(4)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       (填字母)。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       ;在贮存C溶液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                       (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酸或强碱,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
①加热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A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C的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______(填物质名称)以抑制水解。
(2)若A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C的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D是气态酸性氧化物,则D可能是______或______(填化学式),鉴别这两种气态酸性氧化物常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1

 
 
 
 
 
 
 
2
 
 
 
 
 

 
 
3

 
 

 


 
 
(1)写出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其中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固体A与液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可用溶液B吸收,当B与Y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D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已知溶液D显酸性,则D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写出气体C与气体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是        (填编号);
(2)表中编号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电负性最大的是                                      
电负性大小:⑤元素             ④元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电离能大小:⑤元素         ④元素(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该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的孤对电子数为        ;该元素还可与元素①形成18电子的气体分子Y,将过量的Y气体通入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下表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F的第一到第五电离能数据:

表中的金属元素是                (填字母);若A、B、C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相邻元素,表中显示B比A和C的第一电离能都略大,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P>S>ClB.碱性:NaOH>KOH>RbOH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2SO4>HClO4>HBr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3分)已知:正盐A强热可得到B、C、D、E四种物质,B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液体,E、F 是空气主要成分,D能产生酸雨,I为红棕色气体,C与J反应可得A,J、K为两种常见的酸。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检验C的试纸是________,检验D的试剂是________(填试纸、试剂名称)。
(3)写出A强热分解生成B、C、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D通人FeCl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
(5) —定浓度J、K混合后的稀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人铜粉,最多能溶解a g(产生气体只为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人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则①a=________g,②气体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③J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给出了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W<ZB.纯净的X与纯净的Z反应生成XZ3
C.Z的最高正价为+6D.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