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主族元素,A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B、C、D三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B为碱金属元素,游离态的D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1)请写出D的元素名称:硫;E元素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请写出铜与含A的强酸(稀)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在这反应中该强酸展现酸性,氧化性.
(3)写出C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分析 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主族元素,A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则A为N元素;B为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故B为Na;C、D、E均属于第三周期,游离态的D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则D为S元素,B、C、D三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1-6=3,故C为Al;E的原子序数大于硫,故E为Cl.

解答 解: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主族元素,A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则A为N元素;B为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故B为Na;C、D、E均属于第三周期,游离态的D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则D为S元素,B、C、D三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1-6=3,故C为Al;E的原子序数大于硫,故E为Cl.
(1)D为硫元素,E为氯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硫;三、ⅦA;
(2)铜与含A的强酸(稀)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在这反应中该强酸展现酸性、氧化性,
故答案为:;酸性、氧化性;
(3)C单质(Al)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单线桥与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58;Y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
(1)X的元素符号为H,Z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
(2)Y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A,Z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B,A与B还原性较强的是PH3(写分子式)
(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
(4)12.4g单质Y4与0.3mol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mol化合物C,一个C分子中所含有的σ键数目为12mol;
(5)含W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含氧酸根离子是MnO4-,该含氧酸根离子在分析化学中有重要作用,在酸性条件下该含氧酸根离子可将Fe2+氧化成Fe3+,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 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图1:

(1)过程Ⅰ:2Fe3O4(s)?6FeO(s)+O2(g)△H=+313.18kJ•mol-1
①将O2分离出去,目的是提高Fe3O4的转化率.
②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变大.
③在压强 p1下,Fe3O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Fe3O4)~T 曲线如图3所示.若将压强由p1增大到p2,在图3中画出 p2的α(Fe3O4)~T 曲线示意图.
(2)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是3FeO+H2O?Fe3O4+H2
(3)其他条件不变时,过程Ⅱ在不同温度下,H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α(H2O)~t曲线如图24所示.比较温度T1、T2、T3的大小关系是T1>T2>T3,判断依据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4)科研人员研制出透氧膜(OTM),它允许电子、O 2-同时透过,可实现水连续分解制H2.工作时,CO、H 2O分别在透氧膜的两侧反应.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H2O 在a侧反应(填“a”或“b”),在该侧H2O 释放出 H2的反应式是H2O+2e-=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
(1)Cl2
(2)N2
(3)钙离子:Ca2+
(4)铵根离子:
(5)氢氧根离子:
(6)过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有关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产生CO2B.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
C.放出大量的热D.浓硫酸表现出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A+3B?3C.
(2)若t1=10分钟,则用v(A)表示从0到t1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3)T1>T2(填”=、<、>”)
(4)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放热”)
(5)请计算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5(用分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32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0.1mol•L -1NaCl溶液中c(Na+)为0.1 mol•L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反应物总能量C表示成物总能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降低(填“升高”还是“降低”),△H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
(2)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B..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C..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D..氨催化氧化制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