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酸易溶于水
B. C6H13OH可与金属钠反应
C. 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5H11COOC2H5
D. 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纽扣电池可用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
B. 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
C. 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
D. 使用时溶液中OH—离子向Ag2O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由于乙醇与水间有氢键的存在,水与乙醇能互溶。
B.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取代反应。
C.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3倍;a和b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非极性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简单氢化物都是强酸。向d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ca2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b>c>a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
C. 工业上电解熔融cd3可得到c的单质
D. 向b2a2中加入cd3溶液一定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 天气闷热时,鱼塘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温度高,氧气的溶解度小
C. 夏天,铜制眼镜架表面出现的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 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溶液和双氧水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原理相同
B.《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火,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C.用玻璃棒蘸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其pH
D.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L 0.1mol/L的 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B.常温下,将5.6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0.3NA电子
C.12g石墨和C60的混合固体中,含NA个碳原子
D.电解精炼铜时,电路中每转移0.2NA个电子,阳极质量就会减少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 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晶体
D.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B.《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C.《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