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 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1)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3Cu + 8HNO3(稀)3Cu(NO3)2 + 2NO↑+ 4H2O
(3)CO2密度比空气大,CO2进入E中并未将瓶中空气完全排尽,致使有少量NO被空气氧化成NO2,而出现浅红棕色;当从F中鼓入空气时,更多NO被氧化成NO2 ,故红棕色变深
(4)NO2在溶液中生成的HNO3与CaCO3反应,使沉淀溶解
(5)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而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而装置中含有空气。所以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NO的检验。
(2)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 + 8HNO3(稀)3Cu(NO3)2 + 2NO↑+ 4H2O。
(3)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CO2进入E中并未将瓶中空气完全排尽,致使有少量NO被空气氧化成NO2,而出现浅红棕色;当从F中鼓入空气时,更多NO被氧化成NO2 ,故红棕色变深。
(4)由于NO2在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与CaCO3反应,而使沉淀溶解。
(5)NO或NO2均是有毒的,属于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考点:考查铜稀硝酸反应的有关实验探究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4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常观察到试管内生成的气体先为浅红棕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生成的气体的颜色,可在往稀硝酸中加入铜的同时,加入少量碳酸盐,那么加入少量碳酸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量取15.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相关数据;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调整乙和丙中液面使二者处于同一平面,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15.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
A.带刻度的烧杯 B.量筒 C.酸式滴定管 D.碱式滴定管
(2)步骤③中a的数值至少是 ;步骤④中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
(3)本实验装置丙中量筒的规格是 (填序号)。
A.10mL B.100 mL C.200 mL D.500 mL
(4) 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___;
(5)试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试写出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